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中國綠色建筑如何解開“低碳”方程式

2025年03月17日13:41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千萬IP創科普,共筑科技強國夢。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普部與人民網聯合策劃推出“見証科技之路”主題報道,聚焦國家科技戰略政策、重要科技獎項、“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等,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採訪調研,推出一批生動鮮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為建設科技強國匯聚磅礡力量。

近年來,中國建筑行業在實現“雙碳”目標的征程中,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路徑,從綠色建材生產到智慧化建筑管理,從近零能耗建筑落地到清潔能源供熱,中國建筑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和理念革新,推動建筑業從“碳排放大戶”向“綠色生命體”蛻變,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綠色理念引領行業蛻變

在山西建投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與智能制造工廠示范基地,綠色理念已融入企業發展基因。通過數字化加工設備和工業級管理平台,山西瀟河建筑產業有限公司實現了鋼結構與金屬圍護結構的信息化管理。其研發的鋼結構建筑BIM集成制造管理平台,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入選工信部創新典型案例。智能、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建造優勢在項目建設中得到充分驗証,公司在太原武宿機場T3航站樓項目建設中,施工效率和安全質量顯著提高,有力推動項目完美履約。此外,公司還利用光伏發電系統和地熱能供暖,推動園區向零碳工廠邁進。

綠色技術賦能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山西省實驗室致力於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節能降碳技術研究,涵蓋低碳建筑材料、綠色智能建造、建筑運行節能和用能低碳轉型四大方向。實驗室匯聚了150名科研人員,其中博士62人,高級工程師佔比超65%。目前,實驗室已取得多項成果,包括聚脲系列涂料、密封膠和脫模劑等產品,並在中試基地實現量化生產。這些技術成果為建筑產業的綠色化、低碳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綠色建筑實例彰顯節能成效

在太原瀟河之畔,“瀟河智慧建設運行總部A座”成為山西省首個集“近零能耗建筑+AAA級裝配式建筑+三星級綠色建筑”於一體的綠色智慧建筑。該建筑採用光伏發電、地源熱泵技術,綜合能源利用率29%,節能率達到86%。其外牆採用“三明治”結構,窗戶採用三玻兩中空設計,配備高效熱回收新風系統和外遮陽系統,大幅降低能耗。屋頂光伏板每天可發電330度,相當於半個成人節碳量,同時通過地源熱泵技術實現了“取熱不取水”,有效保護了周圍的生態環境。

瀟河國際會議會展中心及配套酒店鳥瞰圖。企業方供圖

瀟河國際會議會展中心及配套酒店鳥瞰圖。企業方供圖

綠色建材筑牢建筑根基

綠色建材是綠色建筑的“骨骼”。山西建投建筑產業有限公司通過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PC)和BIM技術,實現了建筑主體結構的工廠化生產和現場“搭積木”式建造,大幅減少材料損耗和能源浪費。公司還採用智能化鋼筋綁扎機器人,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能20%以上,節水15%以上,材料節省30%以上。此外,公司引進的PK板生產線,通過長線模台和預應力技術,實現板厚僅35毫米、跨度達12米的技術突破,有效節約了大量支撐結構和能耗。

綠色裝修加速低碳轉型

裝配式裝修技術讓綠色建筑實現“由內而外”的綠色轉型。山西建投裝飾產業有限公司採用工業化設計和工廠化施工,形成標准化板塊,現場拼裝組裝,減少加工裁切,有力促進了節能減排。其鋁單板產品具有可塑性強、抗腐蝕、可回收利用等特點,通過裝配式工藝,現場施工效率大幅提升,100㎡家裝的工期從傳統兩個月縮短至7天。

數智化應用賦能綠色管理

山西建投雲數智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BIM技術打造智慧工地。智慧工地集成AI大模型、BIM技術和5G技術,實時監控施工安全並預警。瀟河新城智慧管理平台則整合園區全生態鏈數據,實現能源採集、設備能耗等統一管理,為運營提供數據支撐。公司還規劃建筑大腦,覆蓋勘測、設計、施工等環節,助力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國建筑行業的綠色成長故事表明,低碳是更高效的生產方式,綠色是更廣闊的發展維度。未來,中國建筑企業將繼續探索綠色建筑的創新路徑,推動建筑行業向低碳化、綠色化、數智化轉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審核專家:建筑工程領域專家 白少華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陳夏琳、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