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探訪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

一塊煤的低碳之旅

2025年03月15日14:05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千萬IP創科普,共筑科技強國夢。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普部與人民網聯合策劃推出“見証科技之路”主題報道,聚焦國家科技戰略政策、重要科技獎項、“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等,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採訪調研,推出一批生動鮮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為建設科技強國匯聚磅礡力量。

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一條條特高壓輸電線路如同大江大河,將西部的清潔能源輸送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截至2024年中,全國“西電東送”工程的輸電能力已超過3億千瓦,成為我國能源布局的重要支撐。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大唐托克托發電廠,探訪這家世界在役裝機規模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如何在“雙碳”目標下實現低碳轉型,為我國能源革命和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大唐托克托發電廠。受訪者供圖

大唐托克托發電廠。受訪者供圖

清潔發電與超低排放

火力發電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發電方式之一,其核心是用煤炭燃燒產生的熱加熱鍋爐,通過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與傳統火電不同,在托克托發電廠,煤炭燃燒后的煙氣通過先進的脫硫、脫硝、除塵技術等一系列工藝處理后,該廠實現了超低排放。煙氣中顆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遠低於國家標准。

“我們的冷卻塔排出的是水汽,而非污染物。”電廠發電部副值長張雷介紹,“通過優化冷卻系統,電廠在生產過程中最大限度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

供熱改造與節能降碳

在“雙碳”目標下,托克托發電廠積極推進“三改聯動”,即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和供熱改造。通過供熱改造,電廠利用余熱和乏汽為呼和浩特市提供集中供暖,覆蓋面積達5300萬平方米,滿足當地四分之一居民的供熱需求。據測算每個供熱季可節約標准煤4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2萬噸。

“供熱改造不僅提高了機組供熱負荷,還取代了低效率、高排放的小煤爐。”設備部長輸供熱項目負責人喬文藝表示,“這不僅是一次技術創新,更是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深度節水與資源循環利用

火力發電行業用水量大,佔工業用水總量的38%至40%。為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托克托發電廠研發了“深度節水”技術,通過梯級用水和回收處理,較十年前的每年用水量下降達1500萬噸左右。同時,電廠還實現了外排水的回收再利用,做到全廠對外零排放。

“深度節水技術不僅優化了用水系統,還為生態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持。”設備部深度節水項目負責人楊昱表示,“通過這些措施,電廠在水資源利用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綠色轉型的示范效應

托克托發電廠的低碳轉型是我國火電行業綠色發展的縮影。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電廠實現了清潔生產、超低排放、深度節水和高效供熱,為我國能源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中,我國火電行業正以實際行動書寫低碳發展的美麗畫卷。

審核專家:發電研究領域專家 聶朔曄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陳夏琳、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