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春季護膚陷阱多 避開這些爛臉刺客

2025年03月03日07:53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春季萬物復蘇,卻也是肌膚問題的多發期。氣溫的忽冷忽熱、空氣濕度的瞬息萬變,讓肌膚變得尤為敏感與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肌膚危機。如何在這樣一個變幻莫測的季節裡正確護膚,遠離誤區?

今天,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李厚敏,結合臨床實例深入剖析春季護膚中的幾大誤區,並分享實用小貼士,助您守護肌膚健康。

頻繁敷面膜 肌膚喝撐水

臨床上,經常會見到為追求水嫩肌膚,每天早晚敷面膜導致臉部出現紅腫、刺痛的年輕患者,發生這種症狀的原因是頻繁敷面膜導致了肌膚水合過度、屏障功能受損。

過度敷面膜不可取,這種操作會導致肌膚水合過度,即皮膚吸收了過多的水分,從而破壞了肌膚的天然屏障,肌膚會變得越來越敏感,就像泡發過度的海帶一樣,變得脆弱不堪。水合過度使肌膚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出現紅腫、瘙痒等問題。

專家支招:每周敷面膜的次數不宜超過3次,且每次敷面膜的時間不宜過長,以15-20分鐘為宜。在敷面膜前,可以先用熱毛巾敷臉,幫助打開毛孔,提高肌膚的吸收能力。敷完面膜后,可按照面膜的使用說明操作,必要時用清水洗淨,避免殘留物堵塞毛孔。

瘋狂去角質 肌膚屏障遭破壞

春季肌膚新陳代謝加快,角質容易堆積,因此去角質成為了很多朋友的護膚步驟之一。為了擁有光滑肌膚,不止於女性,很多男性喜歡會選擇每周多次去角質。

然而,過度去角質卻會破壞肌膚的自我保護機制,就像用鋼絲球刷桃子一樣,雖然能夠去除桃子表面的絨毛和污垢,但也會刷傷桃子的表皮,使其變得傷痕累累,導致肌膚變得敏感、脆弱。

同樣,過度去角質也會讓肌膚變得不堪一擊,無法抵御外界刺激。一旦受到刺激,肌膚就會出現紅腫、刺痛、瘙痒等不適症狀,甚至引發炎症反應。

專家支招:每周去角質的次數不宜超過1次,且應選擇溫和的去角質產品。使用時,要輕柔地按摩肌膚,避免用力過猛。去角質后,要記得用清水洗淨,避免殘留物堵塞毛孔。同時,去角質后要做好保濕工作,幫助肌膚恢復屏障功能。

盲目更換護膚品 過敏反應爬上臉

很多朋友為應對春季皮膚狀態的變化,頻繁更換護膚品,因對某些成分不耐受,導致肌膚不適應,甚至引發嚴重過敏反應。如同將不同品牌的粉底液混合在一起,很可能會產生化學反應,變成一坨難以名狀的“黑暗料理”。這樣做不僅無法發揮原有的護膚效果,甚至可能引發肌膚問題。

專家支招:在更換護膚品時,先進行局部試用,觀察肌膚的反應。如果肌膚出現紅腫、瘙痒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同時,在選擇護膚品時,要根據自己的肌膚類型和實際需求來選擇,避免盲目跟風或追求所謂的“春季限定”。

“春季限定護膚品” 都是偽概念

春季市場上會出現很多打著“春季限定”旗號的護膚品,宣稱能夠針對春季肌膚問題進行特殊護理。然而,這些所謂的“春季限定護膚品”往往只是商家促銷的噱頭,其實際效果並不如宣傳所說。因此,大家在購買護膚品時,一定要理性選擇,不要被這些偽概念所迷惑。

專家支招:在選擇護膚品時,要避免盲目追求所謂的“春季限定”,要注意查看護膚品的成分表,避免選擇含有自己過敏成分的產品。如果肌膚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防晒不到位 加速肌膚老化

春季陽光看似柔和,實則紫外線強度逐漸增強,加上春暖花開,大家的戶外活動時間持續增長,因此紫外線在春天對肌膚的傷害不容小覷。許多人往往忽視了春季防晒的重要性,認為隻有夏季才需要嚴格防晒。

紫外線是肌膚老化的主要元凶,它能穿透雲層,直達肌膚深層,破壞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導致肌膚鬆弛、色斑加深、皺紋提前出現。

專家支招:選擇SPF30以上、PA+++的防晒霜,每日出門前15分鐘涂抹,並根據戶外活動時間及時補涂。

本組文/鐘艷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