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經常手抖就是帕金森?認識一下這5個有關帕金森病的流言

2024年09月11日09:40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對於很多人來說,它並不陌生。眾所周知,帕金森病高發群體是老年人,然而近年來卻有不少傳聞稱:“一些年齡低於20歲的年輕人,也會患上‘青少年帕金森氏征’”,另外,“帕金森病是遺傳病”“帕金森病是不治之症”“手抖就是帕金森病”等說法也是廣為流傳。

諸多流言讓人真假難辨,更讓不少人提起帕金森病就“色變”。今天我們來一一分析帕金森病有關的流言,一起科學認識它,讓大家不再懼“帕”。

什麼是帕金森氏征?

帕金森氏征(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中國的帕金森氏征患者超過3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其流行程度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帕金森氏征的最初的症狀往往是從單側手部開始震顫,慢慢發展到下肢以及其他部位,表現出行動遲緩、肌肉僵硬、難以保持平衡,並常常伴隨抑郁、焦慮、睡眠障礙、認知功能下降等。

帕金森病的標志性症狀總結起來可概括為:抖、慢、僵、倒。

“抖”即震顫,通常以手部輕微的震顫開始,尤其是在靜止不動時,許多患者描述這種感覺像是“握住藥丸”或“手指自行摩擦藥丸”。

“慢”即運動遲緩,患者日常動作變慢,表情可能變得呆滯,步伐變小,起步困難。

“僵”即肌肉僵硬,減少了自由活動的范圍。

“倒”即平衡與協調問題,患者可能經歷站立不穩和走路困難,這增加了跌倒的風險。

此外,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非運動症狀,如:

1. 嗅覺減退或喪失﹔

2. 聲調平緩沒有起伏﹔

3. 肢體(關節)麻木、疼痛﹔

4. 白天過度嗜睡或夜間多夢並伴大聲喊叫和肢體動作(快動眼睡眠障礙或不寧腿征)﹔

5. 便秘、多汗、排尿障礙﹔

6. 焦慮抑郁情緒,認知水平下降等。

流言一:手抖就是帕金森

真相: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手抖就是帕金森,但其實並非如此。

“手抖”在醫學上稱為“震顫”,帕金森氏征又名“震顫麻痺”,是一種引起手抖比較常見的原因。帕金森氏征的手抖主要表現為:休息時抖動,緊張或激動時加重,活動時減輕,睡眠后消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也可能不出現手抖的現象。

但是,並不是隻有帕金森氏征會引起震顫,在臨床上還需要與其他疾病做區分:

1. 生理性震顫,在某些情況如焦慮、緊張、恐懼、低血糖時出現,去除觸發因素症狀即可消失,最常見的因素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

2. 特發性震顫,又稱原發性震顫,其表現為以上肢遠端的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為特點,可伴有下肢、頭部、口面部或聲音震顫,震顫是其唯一表現﹔

3. 代謝性震顫,最常見病因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上肢高頻精細的姿勢性震顫﹔

4. 藥源性震顫,誘發震顫的藥物包括β受體激動劑、茶鹼、抗抑郁藥物、鋰、甲狀腺素和胺碘酮等,還有一些與生活方式相關如咖啡因和酒精等﹔

5. 小腦性震顫,其特點是靜止時和肢體運動開始階段不出現震顫,而當動作接近目標時,則出現強烈的震顫。例如,患者在准備吃飯時,手越接近飯菜,抖得越厲害。

對於受手抖困擾的患者,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明確可能的病因,及時採取合理的治療及進行早期干預。

流言二:帕金森氏征是遺傳病

真相:這個說法還有待商榷,絕大多數帕金森氏征病例並非直接遺傳。

其實人們至今還並不完全了解帕金森氏征的病理機制,已有的研究表明,帕金森氏征與中腦黑質腹側的致密部的病變有關。

中腦黑質中含有大量的多巴胺能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分泌的多巴胺是中樞神經系統內重要的神經遞質之一,它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讓身體“動起來”,即讓人進行行走、說話等活動﹔二是參與獎賞系統,產生動機及愉悅感。

然而在帕金森氏征患者的腦中,位於黑質的多巴胺神經元卻在死去,導致體內多巴胺的缺乏,進而影響了機體的正常運轉。

是什麼導致了神經元的大量死亡呢?目前的研究認為,基因、年齡、藥物、環境毒性、外傷及病毒感染等均可能參與帕金森氏征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形死亡過程。

那麼,帕金森氏症到底會不會遺傳?

雖然研究人員已發現幾種家族性致病的基因(如SNCA、PARK2、PARK7、PINK1等),但其實絕大多數帕金森氏征病例並非直接遺傳。在大規模人口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級親屬患帕金森氏征的人群(如其父母或兄弟姐妹),僅較普通人群患病的風險高5%~10%。

流言三:年輕人也會得帕金森

真相:確實如此。

盡管帕金森氏征的多發於65歲以上,但是約有5%~10%的患者在40歲以下被診斷出患有早發型帕金森氏征(early-onset Parkinson disease)。早發型帕金森氏征患者又被分為發病年齡在21∼40歲的青年型帕金森氏征征(young-onset Parkinsons disease,YOPD)和發病年齡在21歲以下的青少年型帕金森氏征(juvenile Parkinson,JP)。

加拿大CTV報道的一位兩歲的孩子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病人,他被診斷出患有“患有肌張力障礙的青少年帕金森氏病”。

流言四:帕金森氏征是不治之症

真相:對於醫學界來說,帕金森氏征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也暫時沒有方案可以徹底將其根治。不過,帕金森氏征並不是一種快速致命的疾病,總體而言對壽命的影響也不是非常顯著,另外目前已經有很多藥物和治療手段可以延緩或改善病情。

帕金森氏征的標准療法是多巴胺替代療法,即及時給大腦補充因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所缺少的多巴胺。主要臨床用藥有:左旋多巴(L-Dopa)、COMT抑制劑、MAO-B抑制劑、多巴胺激動劑、谷氨酸拮抗劑(NMDA拮抗劑)等。

雖然藥物對早期的帕金森氏征效果顯著,但是隨著病程的發展,會出現藥效減退的情況,這時可能就需要手術治療。在手術治療中,最有效的方式是腦深部電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技術,這項技術又被稱為腦內起搏器,作用原理是在腦內核團或特定腦區植入刺激電極,使用電脈沖進行深部腦刺激來促進神經細胞分泌多巴胺,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

流言五:症狀好轉即可以停藥

真相:有些患者可能覺得帕金森氏征是可以不吃藥,或者隻要等藥物控制了症狀,就能隨時停藥、減藥或者換藥,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以目前的醫療手段,患者如果確診了帕金森氏征,通常是需要通過終身服藥來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突然停用抗帕金森藥物可能會引起撤藥惡性綜合征,不僅有症狀加重的風險,更有可能危及生命。服藥患者不僅不能自行停藥,遇到需要減量或換藥的場合,也應在醫生指導下緩慢減量換藥。

雖然終身服藥讓人沮喪,但研究者們也在探索新的治療方案,其中最具潛力的便是細胞移植,也稱為細胞替代療法,即用新的細胞來替代中腦中死亡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如果這種方式奏效,未來帕金森氏征患者或許可以僅通過數次細胞治療來一勞永逸地治愈帕金森。

懷疑自己或家人得了帕金森病該如何自測?

如果懷疑自己或家人得了帕金森氏征,該如何自檢呢?不妨先試著回答下列9個問題:

1. 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嗎?

2. 寫字的時候是不是越寫越小了?

3. 講話的聲音和以前相比越來越小了?

4. 走路容易跌倒嗎?

5. 腳是不是有時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樣抬不起來?

6. 面部表情是不是沒有以前那麼豐富了?

7. 胳膊或者腿經常顫抖嗎?

8. 自己系衣服扣子有困難嗎?

9. 走路時是不是感到下肢發緊發硬?走路時小碎步?

以上問題如果有2個及以上回答“是”,那麼建議要到醫院評估是否有早期帕金森。

如何預防帕金森氏征?

中老年人,長期接觸農藥、重金屬物質的人群,以及有帕金森病家族病史的人群等是帕金森氏征的高發人群,預防帕金森,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1. 增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延緩大腦衰老﹔

2. 避免熬夜,規律作息、保持心情舒暢﹔

3. 注意生活環境,避免或減少接觸對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如一氧化碳、農藥、殺虫劑,或錳、汞這類重金屬,必須接觸時做好防護﹔

4. 注意飲食衛生和健康,多吃蔬菜、水果,減少加工肉類攝入﹔

5. 注意用藥,避免或減少使用可能誘發帕金森氏征的藥物﹔

6. 適量飲用綠茶及咖啡。

總而言之,帕金森氏征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早診斷、早治療可延緩病情進展。

作者:浙江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哈代

審核: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教授、主任醫師李菁晶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