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裝學院科研團隊攻克關鍵技術難題——
射擊服如何“剛柔並濟”?
奧運冠軍劉宇坤身著“皮服”。 新華社記者 張 帆攝
近年來,科技力量在體育裡的角色愈發凸顯。越來越多的科技元素融入體育用品的設計、制造﹔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在賽事轉播、場館運營、運動訓練中的應用日益普遍﹔雲賽事、虛擬運動則培育了體育新業態,豐富了全民健身場景……本版今起開設“體育裡的科技范兒”欄目,關注體育領域的科技創新故事。
在前不久舉辦的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隊射擊運動員劉宇坤奪得男子50米步槍三姿項目金牌。除了高超的水平,他的“戰袍”也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射擊運動員穿著的服裝被稱為“皮服”,由特制的帆布和牛皮等材料制成。巴黎奧運會上,劉宇坤所穿的“皮服”,由北京服裝學院科研團隊量身打造,這也是中國隊運動員首次穿著國產射擊服參加奧運會,打破了國外品牌在該行業的壟斷。
“射擊服不好做,其中藏著很多學問。”北京服裝學院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王曉春副教授介紹,之前國家射擊隊的“皮服”主要從韓國、德國和印度等國家進口。為解決這一難題,在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體育總局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北京服裝學院於2022年起集中開展自主研發。
與一般服裝追求柔軟、輕便和舒適不同,競技比賽射擊服注重對運動員姿勢的保持和支撐,這就要求面料必須具備足夠的硬度。然而,過高的硬度不利於運動員進行姿勢轉換,尤其是射擊三姿項目中的跪式和臥式。如何在硬度和柔韌度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如何讓射擊服“剛柔並濟”?這是令不少專家撓頭的關鍵技術難題。
採用什麼樣的纖維、紗線、組織結構?如何開發功能助劑?……涉及高分子材料、紡織工程與輕化工程等多個領域,一系列技術難題交織出現。
為應對重重挑戰,北京服裝學院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組建了跨學科科研團隊。經過夜以繼日的努力,科研團隊自主研發了“皮服”面料主材料、耐磨防滑橡膠片、特選皮料及各種輔料等。
國際射聯對射擊服面料有嚴格的指標限定,要求在厚度≦2.5毫米的條件下,硬度≧3.0毫米。無論服裝哪一項指標不合格,運動員都無法參賽。為了達到國際射聯標准,科研團隊開展了無數次實驗,聯合企業進行產業化開發。最終,研發出具有高硬度、高緩彈、慢響應特征的射擊服面料,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版型也是制作“皮服”的關鍵技術之一。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趙欲曉教授負責版型設計研究,她介紹:團隊使用專業設備測試、收集運動員在射擊比賽中的動作姿態等數據,獲得運動員體表形態變化規律,並在此基礎上研發符合運動員技術特點的“三維+運動”動態版型。
“皮服”的版型非常強調個性化,除了關注每名運動員身體、技術動作的差異外,還要考慮運動員的心理感受。“以射擊褲為例,有的運動員喜歡褲腿長度剛好到鞋面﹔有的則喜歡更長的褲腿,腳口上面形成褶皺貼在小腿上,增加支撐感。”趙欲曉說。
制成之后,“皮服”與運動員之間會有一段適應期,使得人、槍、衣融為一體,找到最佳發揮狀態。在此過程中,科研團隊會進行跟蹤測評,不斷調整完善。“不同於直接從國外購置‘皮服’,自主研發更能匹配中國運動員的特點,有助於提高成績。”趙欲曉表示。
隨著技術不斷完善和迭代,北京服裝學院科研團隊研發的“皮服”先后在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23年射擊世界杯總決賽、2024年射擊世界杯阿塞拜疆巴庫站等國際賽事中助力運動員取得好成績。
此外,祥雲、海水江崖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也被體現在射擊服上,彰顯了文化自信。
射擊服國產化的過程,是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推動高水平競技運動裝備自主研發,以及新材料技術科技創新。國產化后的射擊服價格有望更加親民,從而降低射擊運動的參與門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5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