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為啥入侵的福壽螺比本土螺致命?

2024年08月22日09:29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最近,福壽螺又上了熱搜,市面上爆出了好多商戶使用福壽螺代替田螺出售,這把很多消費者嚇得直流冷汗。因為據說一隻福壽螺中就有3000~6000條寄生虫,吃了就可能感染嚴重的寄生虫病,真的是這樣嗎?福壽螺到底是什麼螺?如何與田螺分辨?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大瓶螺的商品名,原產於南美洲,最初是在80年代作為經濟養殖物種引入中國的,並且當時還下大力氣進行推廣。福壽螺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不挑食而且產量大,從這些方面看,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經濟物種。但是福壽螺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不大好吃。和咱們中國本土的食用螺相比,比如中華圓田螺的螺肉口感很脆,而福壽螺的螺肉沒有這種脆爽感,並且在烹飪過程中,一旦火候掌握不好,螺肉很容易變得嚼不動,這就導致了福壽螺大量滯銷,最后養殖戶將賣不出去的螺傾倒丟棄至野外。現在,福壽螺已經是我國南方地區很多水域的外來入侵物種,嚴重擠壓原生螺類的生存空間。雖然相關部門及單位推廣了散養家鴨捕食螺卵、人工捕撈福壽螺等工作,但目前來看收效甚微,甚至在北京這樣的北方地區也有福壽螺的繁殖記錄。所以我們大家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寵物或其他的生物放生或丟棄到野外。

分辨福壽螺和圓田螺非常容易,福壽螺屬於瓶螺科,它的蓋口和圓田螺相比非常大,而且螺殼的螺塔(也就是螺殼上的小尾巴)很矮,整個螺殼看起來很扁,而圓田螺的螺塔則很高,就像一座高聳的寶塔。

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虫、卷棘口吸虫等多種寄生虫的中間宿主,其中尤其以廣州管圓線虫最為出名,感染廣州管圓線虫后會引起劇烈的頭疼,同時還會伴有發燒、惡心、嘔吐,可能會引發腦膜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有可能會導致死亡。

理論上野生的水生動物,或多或少都會帶有一些寄生虫或病毒病菌等致病源,如果我們將其徹底烹飪做熟,攜帶的大部分致病源也會被殺死,所以有句俗話:徹底熟食、安全無憂。

那為什麼吃福壽螺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呢?還是和福壽螺的肉質有關,之前咱們說了,福壽螺的肉在烹飪時如果燒的過熟,也就是火大了,就會變得難以咀嚼,口感就會變得很差,所以很多廚師在做福壽螺的菜肴時會選擇大火猛炒、熱水快汆這種烹飪方式,螺肉很容易沒有完全熟透,致病源也就沒有完全被殺死,人吃了就會中招。我國本土的圓田螺,在烹飪時就沒有這個顧慮,安全性相對更高。

我們在食用各種水產品的時候,最好不要生食,一定要將其完全做熟后再食用,尤其是各種淡水的水產品。現在很多遠洋漁船在捕撈之后,會將其進行超低溫急凍以殺死其體內的寄生虫,這種食材相對安全,不過生食對於一些人尤其是敏感體質可能會有較高的過敏等風險存在,所以還是盡量避免生食。

我們要保証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到正規的市場或超市購買符合食品衛生標准的食物,包括水產品,肉類、蘑菇等等,盡量不要自己採摘、捕撈、捕捉野生動植物食用,不僅對我們身體不好,而且有可能觸犯法律。同時,在烹飪時,一定要做到徹底熟食,才能安全無憂。

作者:科普創作者李維陽

審核: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研究員張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