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買的小雞仔,為什麼那麼快就死了?

我們經常會在路邊、農貿市場附近看到一些商戶或小農戶提著一個籃子,在裡面裝著很多小雞仔來賣。面對一個個跑來跑去並且發出“嘰嘰喳喳”叫聲不斷的淺黃色小毛球,相信很多人都無法拒絕。
但這些小雞仔在買回家之后往往有一個共同的“宿命”——不管怎麼精心呵護,很多都活不過一兩周。
為什麼童年養的小雞仔那麼快就死了?今天就來給大家解答疑惑。
童年養的小雞仔都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養雞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首先,我們現在在市面上買的小雞仔,基本都是通過養雞場孵化渠道而來。尤其是蛋用型的雞種雌性,比如像洛島紅、白來航、新漢夏等品種一般都是用來下蛋用的,養雞場一般都不會隨意出售雌性雞仔。
而那些不能下蛋的小公雞仔,除了有一部分非常優秀的個體被選做種雞外,絕大部分都會被淘汰。而被淘汰的這些雞仔大多數都會被粉碎制作成畜禽飼料再利用,也有一小小部分稍微好一點的被挑選出來,供農村的散養戶或小型養雞場買走並進行家庭式飼養、出售。
當然在一些縣市、鄉鎮村,農村家庭飼養孵化的小雞仔也會被拿出來出售,但相對於前者來說要,在數量上要少很多。所以,小時候我們所買到的小雞仔,幾乎都是公雞,很少有商販把母雞仔拿出來賣的。
小雞仔為什麼會不明不白地死了?
鳥類的雛鳥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晚成型雛鳥,就像燕子、麻雀,他們的雛鳥生下來就沒有毛,光溜溜的,眼睛也睜不開。隻有當鳥媽媽用口牽食喂養多日后才會睜開眼睛,漸漸長出絨毛。
還有另一種是早成型雛鳥,像雞、鴨等家禽就屬於此類。其特點是生下來就有絨毛,且出生后就可以跟隨媽媽到處溜達,還會學著自己覓食。不過,小雞仔雖然可以到處自己跑動,自己吃東西,但對於一個剛出生的小雞寶寶來說,它抵御外界不良環境和條件的本領都還是相當脆弱的。
此外,剛出生的小雞仔的消化系統尚不成熟,需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而且小雞仔對於出生后的生長環境也是有一些小要求的:
1、溫度不達標
剛出生的小雞對於溫度的要求很高,採用孵化設備孵出的小雞仔溫度需要達到30℃以上,環境溫度最好能夠達到33℃~34℃,這樣是比較保險的。如果低於這個溫度,小雞仔很可能會由於失溫而導致死亡。
家養雞用自身身體溫度孵化小雞仔的體溫一般都在40℃左右,而剛出生的雛雞仔身體幼小,離開母體后雞仔的自身熱量很容易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容易散失,從而降低對外界環境的抵抗能力。
這也是我們常常看到剛出生的小雞仔為什麼總是喜歡聚集在母雞翅膀之下,尋求呵護的原因之一。如果小雞仔失去了母雞的呵護,小雞們則會擠在一起,相互間尋求一種保持體溫的方式。
小雞仔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
1~3日齡可以適應40℃~35℃﹔
4~5日齡可以適應34℃~33℃﹔
6~8日齡可以適應33℃~32℃﹔
9~12日齡可以適應32℃~30℃﹔
13~20日齡可以適應30℃~28℃﹔
20日齡以后小雞仔就可以正常生活在常溫狀態了。
但是,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小雞仔,大多是被商販隨意用一張毛巾或布單子隨意覆蓋后,拿到市面上買賣。尤其是早晚時間,溫度變化很大,小雞仔們很難適應這樣的溫度條件,雖然購買時他們都很歡實奔跳著,但是不適宜的溫度環境已經使他們幼小的身體遭受了很大打擊。
所以,當我們買回來的小雞仔沒有使用加溫設備,這一冷一熱的環境變化,必然會讓小雞仔無法適應溫度變化。
2、長時間飼喂單一的飼料
在我小時候,家裡大人認為小雞就該吃用水泡過的小米,除此以外不會喂別的。
確實,散養家雞是一種雜食性鳥類,植物的種子對於他們來講是非常不錯的食物。但是長時間飼喂單一的飼料,勢必會導致小雞仔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營養不良。
而且經過水泡過的食物,如果小雞沒有吃完,長時間放置在食槽盆裡很有可能變質,而此時的小雞仔的消化系統又很脆弱,吃了這種變質、腐敗的食物后,很容易導致生病、拉稀,甚至死亡。
3、沒有補充足夠水分
很多人會忽略給小雞仔喝水,認為小雞仔不能喝水,喝了水會拉稀死掉。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不對的,因為小雞在生長發育階段必須要補充充足的水分,買回來的小雞仔不僅要把它們放在溫度適宜的養殖箱內,還要時刻提供充足的飲水。
在剛開始養小雞仔的時候,必須要保証它們先喝了水后,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才能給它們喂食,而且小雞仔所喝的水必須是清潔、干淨的水。因為剛出生的小雞仔新陳代謝速率很快,對於水的需求很高,加之需要的環境溫度比較嚴格,實時補充水分是一定要做到的。
順便說一下,我們在市面上偶爾也能見到有一種比小雞更小的“鬆鼠雞”,它是鵪鶉的雛鳥。小鵪鶉對於溫度的要求會更高,環境溫度需要達到38℃~40℃才能保活。如果不注意這點,想養活、養大鬆鼠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4、遭到蹂躪
大多數購買了小雞仔的孩子們看到可愛的小雞仔后,都會愛不釋手,用手抓它、撫摸它。
其實,孩子是沒有惡意的,大多時候只是因為喜歡。不過,人的精力和好奇心太過旺盛時,想的只是和小雞玩玩兒,根本不會考慮小雞仔的承受能力。這些小雞仔剛出生不久,各部分器官還很脆弱,這樣做是很容易受傷的,受傷以后的小雞又很少被醫治,死亡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5、雞窩不注意衛生
在飼養這種小雞仔時,很多人並不注意雞窩裡的衛生問題,不能做到經常清理衛生。作為鳥類的小雞仔們,它們的消化系統比較短,吃完食物會很快排泄出來,所以小雞的窩裡常常會看到一天不清理,就會有很多糞尿污濁物。
如果不及時清理,小雞仔很容易被污染身體,尤其是小雞仔在排便時,偶爾會將糞便粘在肛門附近的絨毛上,如果不及時清理這些糞便,會越積越多,最后將整個肛門都糊住,導致小雞無法排便而死去。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用廚房紙巾或棉簽,粘上一點溫水,慢慢將肛門附近的糞便軟化后,擦去干淨。
如何正確飼養小雞?
1、挑選活潑好動、叫聲洪亮的小雞仔
首先,買小雞仔時要挑選有精神、行動靈活的、絨毛有光澤的、叫聲洪亮有勁的雞仔。當我們將小雞輕輕抓時,可以明顯感受到它掙扎的力量是有力的,還可以將小雞翻過來放在地上,看看它能不能迅速翻身,這也是一種簡易而又原始的挑選方法。
2、要選擇合適的飼養容器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木質的飼養箱。木質飼養箱的好處是容易保溫,透氣性好,當然有溫控裝置的飼養箱那是最好的。如果兩者都不打算准備,也可以找個結實一點的大紙箱,裡邊可以放一個加熱墊給小雞加溫,同時還要注意箱內的濕度。
一般情況下,要求濕度控制在50%~75%,是小雞仔對濕度要求比較合適的環境條件。
當小雞仔飼養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左右時,小雞仔的雛絨毛會逐漸褪去后長出新的羽毛,這個時候就不需要再加溫、加濕,小雞仔完全可以在正常的環境條件下生長發育了。
小雞的窩可以墊一層谷殼、核桃砂、玉米芯作為墊料,這些墊料可以讓小雞排出的糞便發酵,不那麼臭。各大購物平台都可以買到,或者也可以用廚房紙巾做墊材,2~3天更換一次,以保証小雞的健康成長,也可保証人的居室衛生狀況。
3、喂養可選用專用雛雞飼料
飼喂時可以考慮直接購買雞飼料。現在各大購物平台不同生長期的雞飼料都可以買到,有很多專用雛雞飼料可以選擇。這種飼料都是根據小雞的營養需求進行合理配比,飼喂比較方便。
如果是自己配飼料,初期可以喂一些泡軟的大米、小米或玉米渣﹔飼養兩周以后,小雞可以逐漸直接喂食谷物﹔隔幾天可以喂一些切碎的蔬菜、胡蘿卜或者黃瓜切塊讓小雞自己啄食﹔為了補充蛋白質,還可以額外飼喂一些面包虫干。
另外,由於小雞沒有牙齒,需要吞食一些小石子或砂礫一樣的東西,在嗉囊裡幫助研磨消化食物。也可以是粗河沙,經過洗淨晾晒干后,拌在食物裡給小雞吃。
4、飲水器保持清潔
對於飲水器的要求,必須使用專業的飲水器。飲水器要定時進行清洗,對飲水器中的水要經常更換,保持清潔。
5、做好疫病防控
小雞仔是非常容易得病的。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給小雞仔注射一些防疫疫苗,達到降低小雞仔得病的概率。
作者:科普創作者二豬
審核:新疆畜牧總站 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金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