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村裡來了“科技特派員”

汪群
2023年08月30日08: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見到科技特派員周利利時,我才知道她是位30歲剛出頭的年輕姑娘。

在浙江,科技特派員制度已經實施20年了。周利利2017年從浙江農林大學獲得碩士學位。那年,她被湖州農科院選為科技特派員。

周利利是土生土長的安吉人。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她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去老家開展工作,推廣農業新科技。周利利心花怒放:自己苦學多年,終於可以真正為父老鄉親服務了。

一個碩士畢業的學生,卻要回鄉“務農”,家裡人怎麼看呢?

父親在外做生意,平時話不多,但這次他力挺女兒的選擇:“你認定的事,就要認真去做。”奶奶聽聞孫女的決定特別高興,老人家覺得這份工作很光榮,在村裡逢人便說:“我的孫女是個科技特派員!”

姑夫特意考了侄女一題:“利利,你說說,杜鵑是怎麼移栽的?”“花苞要剪掉,減少營養消耗﹔保証根的土塊完整,不要傷到根系﹔用上遮陽棚,防止水分蒸發……”周利利的一番流利回答,讓姑夫豎起了大拇指。

母親原本擔心這份工作風吹日晒,女兒要吃苦頭。但看到周利利神情堅定又充滿自信,她隻好叮囑女兒:“那你要多關心自己一點啊。”

初次回鄉工作,周利利就受到了高山村村民老吳的質疑:“小丫頭,你還懂得種地?”

老吳是種地的行家,他沒有多說周利利什麼,而是頗為得意地帶著她去自家的蔬菜地參觀。“小周啊,你看,我這茄子長得多好啊!”弦外之音很是清晰:你年紀輕輕種過幾塊地?我還用你來指導?

周利利的心態倒是蠻好。她想,即便自己是“科班生”,也不能在這些經驗豐富的農民面前賣弄,還是要多跟他們交流,多學習。好在自己是本地人,熟悉本地的情況,和鄉親們交流起來也能多幾分親近。

“小周,接下來我該怎麼做進一步管理啊?”老吳指著地頭的茄子問周利利。周利利暗自高興:還愁怎麼開口,這下可有機會了。當然,語氣還得保持謙虛呢。

“吳師傅,作物后期還得注意肥水管理,長得太密集會挂不住果的。”

其實,老吳對這些也心裡有數。他“明知故問”,還是想探探周利利有什麼見地。周利利的回答讓他很滿意,但他表面上不動聲色,嘴裡只是“哦哦”地應了幾聲。

10多天后,老吳火急火燎地撥通了周利利的電話。

“特派員小同志,不知什麼原因,這些天我的這些茄子都長歪了!”

老吳第一次稱周利利為“特派員”了。

周利利耐心詢問了現場的情況后,對老吳說:“您家裡茄子現在的狀況,必須注意長葉子與結果子的平衡,太多的葉片要及時整剪,不然會結不住果。還要及時採摘成熟的茄子,否則會影響后續果實的生長,同時,還得適當追施肥料,保証營養補給。”

老吳一一照做,果然見效,從此對周利利服氣了。但周利利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好。特別是在家鄉一段時間待下來,她發現鄉親們對農業科技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她能順利解決老吳的問題,只是“僥幸”沒碰上自己的知識盲區而已。她覺得自己還要繼續學習,對很多當地獨有的問題,還要研究對策,“對症下藥”。

安吉多山。山地與平原地區相比,常年氣溫要低5攝氏度左右。平原地區種蔬菜的好季節裡,高山蔬菜的生長卻較為緩慢。有人覺得這是劣勢,但周利利對此充滿樂觀。她認為高山蔬菜不僅品質好,受消費者歡迎,而且平原蔬菜斷檔時,高山蔬菜就可以頂上去了。周利利決心為鄉親們提供更多的技術指導,幫他們打好這個“時間差”。

近水樓台先得月。周利利所在的單位湖州農科院,每年都要舉辦幾次蔬菜品種繁育博覽會。周利利抓住這些機會,從博覽會上推出的瓜菜新品種中,為安吉農民挑選了適合在高山上種植的番茄、甜瓜、茄子和辣椒等,第一時間送到鄉親們手裡。

安吉有個“多多家庭農場”,周利利說到這家農場,眼睛一亮:“這個農場現在還成了當地農民農科研學的窗口呢。”原來,她從博覽會上幾十個甜瓜品種中,精心篩選出數種,最先在“多多家庭農場”推薦試種。結果証明,這些品種全部適應當地環境,種出的瓜清脆、香甜。農場經營者是個從城市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他對這些品種十分滿意,便積極向身邊的農民推薦、分享,逐漸在當地變得小有名氣,還被評為“湖州農民專家”。

“隻有我自己有把握的品種,才有底氣去大力推廣,不能讓鄉親們在地頭上做沒把握的事。”周利利講到這裡,面露自豪神色,像是完成了一張優秀答卷。

給周利利打電話咨詢的鄉親們越來越多了。許多人根據自家土地的環境條件,向周利利討教應該選種什麼瓜蔬品種。有一個薄皮甜瓜品種,經周利利推薦試種后,反響特別好,瓜農專程打電話來說:“特派員,今后你認可的新品種,就盡管說。你推薦的,我們放心!”聽到這些話,周利利心裡比吃了甜瓜還甜。

周利利的手機又響了,是一位鄉親向她咨詢嫁接苗的事。周利利爽朗地笑了:“哎呀,這個事情電話裡一句兩句哪講得清楚啊?”她匆匆挂掉電話,轉身出門,奔向廣闊的田間……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30日 19 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