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關節炎知多少,醫生詳解常見四類關節炎

2023年03月03日07:50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很多關節不適患者到醫院就診時,症狀多為關節或關節周圍疼痛、酸脹、腫脹,有些還伴有關節活動受限,患者往往把這些疾病籠統地稱為關節炎。其實,不同的關節炎其致病機制、診斷及治療方案都不相同,今天介紹一下最常見的幾種關節炎的診治要點。

1、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呈多發性及對稱性,常累及手足小關節,尤其是近側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蹠趾關節,其次為膝、踝、腕、肘、髖及脊椎等關節。主要是關節滑膜病變,由此引起關節軟骨和關節囊的破壞,最后導致關節強直畸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確診往往存在理解上的誤區,很多人會簡單的認為隻要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陰性則身體正常,其實這樣不准確。類風濕因子陽性也可以出現在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其它疾病中﹔而少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因子一直是陰性的。

具體診斷得根據風濕免疫科的醫生按照患者具體症狀來進行評估,一旦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則需要終身服藥,以防止關節破壞而出現畸形或殘疾。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選擇性很多,大多數患者的症狀能得到明顯改善和控制,最主要的治療原則就是早診斷、早治療,及時、系統、正規、聯合治療方案。

2、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是由於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它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症反應。最先受累的關節一般是足第一跖趾關節,也可發生於其它足趾關節、踝關節、手關節、腕關節和膝關節等。發病原因是因嘌呤代謝發生障礙,體內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

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患者症狀最為明顯,表現為患處關節劇烈的腫脹、疼痛,局部皮膚紅腫、發熱,大多數是在飲酒、高嘌呤飲食、勞累或者受涼等情況下誘發的。急性期治療的關鍵並不是降尿酸而是是消炎止痛,緩解關節炎症狀。對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而言,降尿酸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

3、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又稱為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征的非炎症性慢性關節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好發於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和脊柱等部位。通常說得關節痛、長骨刺指的就是這種關節炎。年齡是它的主要發病因素,由於年齡增大而骨質老化、骨代謝減慢、骨營養不良、骨磨損增加等多種原因會使關節內的軟骨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壞死脫落的軟骨細胞會導致關節內產生腫脹、疼痛等一系列炎性反應。在關節周圍異常的骨質增生也會刺激關節周圍軟組織產生炎症反應,導致關節腫脹、疼痛等不適反應。

骨關節炎除了關節腫痛,還會伴有關節腫大變形、晨僵和壓痛等症狀。但是很多患者會心存疑惑,既然是老年病,為什麼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會患病,而且還很嚴重呢?

骨關節炎雖然和年紀有關,但也和其他因素有密切的關系。例如肥胖,體重過大會明顯增加負重關節的承受能力,導致關節提前“老化”﹔過度勞作會使我們的關節過度使用,也會導致關節過早地出現骨關節炎﹔偏食出現營養不良,以至鈣吸收過少﹔長期服用激素等藥物﹔長期酗煙酗酒、每日大量和濃茶或者咖啡﹔內分泌系統疾病﹔腸道疾病導致鈣吸收不良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加速骨質老化,使骨關節炎提前到來。

因為引起骨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是骨質老化,所以治療的重點都是改善骨營養代謝,減緩骨骼退化速度,並減輕炎症症狀。常用的有非甾體類抗炎藥(不能用抗生素,它是一種無菌性炎症)、中藥外敷、艾灸、熏洗、針灸、理療、牽引等。改善骨代謝的藥物有鈣片、氨基葡萄糖、抗骨質增生片和預防骨質疏鬆藥物。較為嚴重的骨關節炎還可以採用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富血小板血漿、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術和自體軟骨骨塊蜂窩狀移植術。晚期嚴重退變的骨關節炎患者則可以考慮關節置換術,以改善生活質量,恢復關節活動。

4、急性感染性化膿性關節炎

急性感染性化膿性關節炎是以感染或者化膿為主要症狀的關節炎,多表現為紅腫熱痛。患者可感覺到關節明顯發熱發燙、腫脹、疼痛劇烈,關節內有大量積液,如果不及時治療,關節內將逐漸積膿且膿液向全身擴散,會破壞關節內組織。急性感染性化膿性關節炎大多是由於細菌感染所致,必要時要切開引流積液積膿,以避免不可逆的后遺症。

本文由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關節外科主治醫師居宇峰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