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愛爾眼科:擔當實干筑牢疫情防線 “戰疫”淬煉愛爾本色

林洛鈷 楊茜 實習生 何彪
2022年06月01日15:19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夏已立而疫未消。

2022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數千名愛爾人越是艱險越向前,毫不猶豫地加入到全國抗疫隊伍中。

2021年7月至今,分布在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50家余家愛爾眼科醫院,共派出3000余批次、超2.6萬人次的醫護人員支援抗疫一線,核酸採樣超1900萬份。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深愛的家國,用擔當實干為抗擊疫情凝聚起了合力。

從南到北:愛爾抗疫 遍布足跡

三四月份的東北寒風凜冽,數場春雪不期而遇。面對突發的疫情形勢,吉林省緊急啟動防疫預案,組織當地醫護人員,奔赴各個城市社區進行核酸檢測。

權明是吉林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科醫生,疫情到來之際,他臨危受命、率隊完成多次核酸檢測任務。為避免家人擔心,他一直瞞著妻子,隻說自己在后方醫院進行疫情協助工作,並無感染風險。

但3月底,他恰好被分配到自家所在社區。由於全身被包裹得嚴實,妻子起初並沒有認出權明,而3歲的小女兒對核酸檢測非常害怕,一看到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就哭鬧,臨近檢測時更是緊閉著嘴。

權明在為3歲的小女兒做核酸檢測。受訪單位供圖

無奈之下,權明隻好溫柔呼喚著女兒的名字,孩子的情緒逐漸平靜,在懵懂中望著穿防護服的爸爸,還在思考為什麼聲音這麼熟悉時,他便給女兒完成了檢測,而站在后面的妻子已淚流滿面。

從凌晨到日落,殘雪覆蓋著泥漿,和權明一樣的醫護人員們鞋子一點點被浸濕,幾個小時上門採集核酸下來,冰涼的雪水和呼吸產生的水蒸氣已“侵入”他們身體,寒風刺骨但大家依然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相比於北方的寒冷,清明過后的海南島早已熱浪滾滾。

“時間緊、任務重,需要你們的協助⋯⋯”4月3日凌晨4點,天還未亮,一通電話打破了城市的寂靜。僅僅兩小時后,海口愛爾醫院的四位醫護人員就已完成集結,到達龍華區金茂街道協助開展核酸採樣工作。

經過12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四位“戰士”用近6000份核酸採樣記錄的成績單圓滿完成了任務。

海南愛爾眼科醫院王馨培在核酸檢測採樣的帳篷前。受訪單位供圖

烈火煉真金。

無論是在吉林還是海南,嚴峻的疫情形勢讓無數人心弦緊繃,而“戰疫”中出現的溫情無不讓人備受感動。

天剛蒙蒙亮,淮安愛爾眼科醫院護理部主任王愛平就早早起了床,簡單洗漱后,便匆匆趕往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白蓮社區,精神抖擻地進入核酸檢測的工作狀態。

“張嘴,啊⋯⋯”、“排隊的請保持間距⋯⋯”一天工作下來,王愛平早已精疲力盡。深夜當她脫下防護裝備,全身測溫、消毒后,王愛平坐上返程車就倒頭入睡,可一通突如其來的電話卻將她驚醒。

“快回酒店,情況緊急!”當她火急火燎趕回酒店的時候,工作人員端著壽面和鮮花緩緩向王愛平走來。

王愛平在戰場上度過了生日。受訪單位供圖

“祝你生日快樂⋯⋯”隨著音樂的響起,電子屏裡顯示出了“祝王愛平生日快樂,感謝你在援蘇抗疫中,綻放美麗的芳華、青春的光芒”。

王愛平哭了。對於她來說,這個夜晚必將永遠銘記。她說,“穿上防護服,我就是一線戰士,能在‘戰場’上過生日,這是我一生特別的回憶。”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愛爾眼科的前后方人員正不辭辛勞、默默付出,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作出一份貢獻,托舉了我們眼下的歲月靜好。

黨建引領:愛爾黨員 沖鋒在前

在這場全民“戰疫”中,從來不會缺少黨員的身影。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哪裡有急難險重任務,哪裡就有黨員的擔當、就有組織的力量。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襲來,愛爾眼科集團黨委隨即發起號召支援一線。

在黨支部引領下,愛爾各醫院成立應急支援隊伍323個,遞交請戰書2400余封,2200余名醫護人員走進基層,230名黨員骨干和醫護人員進入武漢方艙醫院等一線醫護機構,直接參與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中。

上海愛爾首批“最美抗疫天使團”出征。受訪單位供圖

2022年,防疫形勢陡然嚴峻。長春、長沙、上海、無錫、西寧、泉州、南昌等近百個愛爾黨支部又再次率領黨員在疫情防控戰場上沖鋒,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中高高飄揚。

有著17年黨齡的老黨員——長春愛爾眼科醫院青光眼科副主任王立嬌總是說:“有困難和風險,我先沖!”這次長春突發疫情,他再次出征抗疫一線,加入到首批進入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方艙隔離點的醫療隊。

進艙“開荒”,任務艱巨,尤其是王立嬌還主動要求作為第一組人員率先入艙,將直面最大的風險與壓力。

“我是一個黨員,在這個時候必須要站出來,不僅要完成任務,還要為團隊頂住壓力。”進艙后王立嬌與伙伴們在3月26日晚迎來了首批密接人員入住。

王立嬌(左)和同事李秋香(右)作為首批醫護人員進入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方艙隔離點。受訪單位供圖

全方位消殺、登記、講解注意事項、心理疏導、分配房間等一系列工作,在她和同伴們的分工下有條不紊地展開著,保証了密接人員有序入艙,一直忙到天明。直到看到全組人員的核酸檢測報告均為“陰性”,王立嬌才覺得打贏了首場硬仗。“我們的流程是嚴謹的,我們還能繼續戰斗。”

王立嬌這樣的黨員同志在愛爾還有很多,他們身先士卒,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凝聚起了強大合力,並為身邊同事樹立起學習的榜樣,讓全體愛爾人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

喻苗作為志願者正在登記社區居民核酸採集信息。受訪單位供圖

“黨員就應身先士卒,奔赴一線最需要我們的地方﹔我人在基層就要帶好頭、站好崗。”當無錫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愛爾眼科總裁助理兼無錫分院主任喻苗主動請纓,奔赴一線進行支援。

志願者們通宵達旦,穿著防護服連續七八個小時挨家挨戶爬樓梯做檢測。3月30日至4月2日三天緊急支援工作中,喻苗所在的愛爾眼科無錫分院輸送醫務人員99人次,採樣量逾2.2萬人次,為社區輸送志願者25人次,捐贈抗疫物資近11萬元。

“各醫院應該且必須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配合各地政府完成抗疫,展現愛爾黨支部和黨員風採。”愛爾眼科集團黨委專職副書記歐建平鼓勵大家說:“你們是平凡的英雄,用勇敢、堅守、責任、擔當繪就了眾志成城、齊心抗疫的動人畫卷。”

目前,愛爾眼科集團下設3個黨總支,304個黨支部,2820名黨員。通過開展“支部亮牌匾、醫院亮黨旗、黨員亮身份”的“三亮”活動,讓每一家醫院、每一位黨員都成為展示黨員形象的窗口。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都能看到黨員們主動站到第一線,彰顯先鋒本色。

責任擔當:愛爾醫院 初心未變

“疫情從來就不是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國家的戰場,‘人類命運共同體’決定了,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戰爭,是一場全球戰‘疫’。隻要抗疫需要,愛爾就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愛爾董事長陳邦在疫情發生時說道。

“醫生,我女兒藥水用完了,現在停藥后眼睛又紅又痒,醫院有辦法開藥嗎?”3月27日晚上11點,准備休息的泉州愛爾陳光約主任收到患者家屬線上咨詢,他立即聯系醫院藥房,按照疫情規定開藥后,讓患者聯系騎手到院取藥。

受當地疫情影響,進入醫院的路口被管制,院內安保大哥一路小跑,將藥品送到路口給到騎手,深夜2點多眼藥水順利送到患者家屬手中。“沒有想到管控下還這麼快,我要給心系患者的醫生點個贊。”

疫情之下,健康至上,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愛爾在積極服務患者,承擔社會責任。

特殊時期,愛爾各地的醫生通過線上問診,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及時為患者解答憂患,讓焦慮不安的患者平靜對待眼部疾病。

“我沒有辦法好好休息,眼睛問題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現在又疫情居家隔離,真的快要抑郁了。”“幫幫忙吧,我真的很需要這個藥。”線上問診中,泉州愛爾李曉霞主任看到一位因車禍創傷,導致眼眶骨折的女患者發出的求助消息。

小姑娘在當地醫院做了手術后,眼球向上影響到外觀,讓愛美的她十分難過。疫情期間,本就就醫困難,還買不到用於治療的藥物,讓小姑娘更加焦慮。

“很難過,抱抱”、“別灰心,我們有很好的斜視專家”⋯⋯李曉霞不停地安慰著她,並發給她斜視手術成功的案例讓其樹立信心。此時,泉州愛爾立馬進行協調,幫助她在當地愛爾眼科醫院順利找到了藥物,第二天就為小姑娘送了過去。

相隔935公裡外的上海愛爾醫院,此時正積極響應徐匯區田林街道疫情防控黨建共建項目,第一時間組建以黨員楊承凱為領隊的代配藥隊伍,為81位社區居民開展代配藥服務,將藥物及時送到居民手中。醫院還圍繞常見的眼病組織16場線上科普和直播,有45000多人進行在線觀看。

紀勝男醫生在方艙醫院。受訪單位供圖

“疫情就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戰場,我有責任及義務盡一份力。”身處上海方艙醫院的上海愛爾新嘉眼科醫院綜合眼病科醫生紀勝男說道。收病人、安排床位、採集核酸、分發物資、錄入信息⋯⋯入艙后的紀勝男忙個不停,但是她注意到,有一位父親很是苦惱。原來,他一人帶著三個幼童入住,在幾千張床位的方艙裡,三個小孩子到處跑動,實在難以照顧。

看到這種混亂局面,紀勝男主動與這位父親溝通。當得知他希望與住在方艙另一區域的親戚一起照顧小孩時,紀勝男便開始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原則上住進來的人員不允許跨區,但考慮到這個家庭的特殊情況,給他調整、安排到一起能方便照顧,有需求我們也應該盡量幫助。”紀勝男說道。

由於方艙內床位都是隨機安排,而且一個“格子間”內隻有兩張床鋪,如果想讓五個人住在一起,最好是要找到兩組位置鄰近的“格子間”,並且在其中一間裡加一張床。與此同時,方艙還不斷有新病人入住,紀勝男必須要趕在新病人入住前,確認好五個人的床位才行。

就這樣,紀勝男在方艙中四處尋找,又不斷溝通、確認床位信息,跑了幾趟最終才把新床位安排下來。“真的太謝謝你了!”這位父親看到紀勝男安排的新床位激動不已,再三道謝,一個善舉溫暖了方艙內的一家人。

其實,愛爾抗疫的足跡並不止於國內,早已遍布全球多個國家。自2020年以來,愛爾眼科向多個國家和地區捐助抗疫愛心物資,同全球30余家眼科機構召開多場針對眼科醫院防疫經驗研討會,並編寫發布五版雙語《眼科醫院防疫指南》,向全世界分享中國先進的抗疫經驗。

作為非公醫療機構的典型代表和有生力量,愛爾眼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以高度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深厚的為民情懷,主動擔當作為,以實際行動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愛爾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支援就是擔當。所有愛爾人始終堅信: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隻要“疫”路有我,一切美好終將如約而至。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