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從實驗室到田間(組圖)

2017年06月26日09:46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從實驗室到田間

   6月5日,在湖南省農科院長江中游平原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吳家梅(左)和同事一起整理從農田取回的土壤樣本。 2014年4月,我國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湖南省長株潭地區(長沙、株洲、湘潭)的170萬畝耕地成為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的首批試點。三年過去了,科研機構在這裡對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模式進行實踐探索,並對各環保企業提供的產品進行考核及評估。在湖南省農科院的農業部長江中游平原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專家們構建了一整套稻田重金屬污染防控、修復技術及管理體系,並從2015年開始對200多個重金屬污染稻田修復新產品進行集中的展示與效果評價﹔在位於長沙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開展了稻米鎘低積累水稻品種的研創並取得進展,大田復測工作正在進行中。目前,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由過去的“單打獨斗”,發展為融合多部門、多學科的“協同創新”。通過一場場在田間的實戰性“考試”,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應運而生,並逐步由實驗室科研轉向大面積推廣。(李尕/新華社)

下一頁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