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茗茶的制作工藝與保存方法

2016年11月09日08:06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茶葉,取自茶樹的葉子和芽,按照加工工藝的不同,中國茶葉分為綠茶、紅茶、黑茶、白茶、青茶與黃茶六大類。那麼每一類茗茶都有哪些制作工藝,有哪些代表茶品,各類茶又如何收藏保存,您知道嗎?

四川省筠連縣筠連鎮頂峰村與雲南省鹽津縣牛寨鄉交界的龍池山上的茶園雲霧繚繞,宛若仙境。(圖片來源:江宏景/新華網)

綠茶因其成品的色澤與沖泡后的茶湯均為綠色,故得名為綠茶。需經過殺青、整形、烘焙等多道工藝制作而成。綠茶主要的代表有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安吉白茶等﹔綠茶的保存需要注意避高溫、避光照、防氧化,最好放在冰箱裡冷藏,如果要保存一年以上,需放入冷凍室。茶葉放入冰箱前,應該在密封袋內裝入適量的茶葉專用保鮮劑,最好用鋁箔包裝袋。

紅茶的制作方法是在綠茶的基礎上,再經過萎凋、揉捻、發酵和干燥等工藝制成,因其茶葉色澤和沖泡之后的茶湯色澤均為紅色,故名為紅茶。 紅茶主要的代表有滇紅、祁門紅茶、川紅、閩紅等。由於紅茶經過發酵,所以保存起來要比綠茶容易得多,隻需放在密閉的容器中,注意防潮防高溫就好,有條件的話,建議使用陶罐、紫砂罐保存,使用玻璃瓶的話,要注意防止太陽直射。

黑茶因其成品茶外觀呈現出黑色而得名,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主要的代表有發酵程度較低的生普洱、安化黑茶、熟普洱、藏茶等。黑茶保存最需要注意干燥防潮、通風,日常生活中,黑茶很容易受潮,需要放在干燥通風、無異味的地方保存。

白茶也是根據其成品茶與茶湯色澤命名,其制作工藝主要是萎凋、晒干或烘干,屬於輕微發酵茶。白茶主要的代表有福鼎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白茶不同於綠茶,不需要存放於冰箱,隻要儲存在干燥的容器內,做透氣通風、干燥避光處理即可。

位於閩北的政和縣,是福建茶葉主產區之一。(圖片來源:新華網)

青茶又稱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其主要代表有閩南烏龍(如鐵觀音)、閩北烏龍(如大紅袍)、廣東烏龍(如嶺頭單樅)、台灣烏龍(如凍頂烏龍)。烏龍茶相對干燥,但是容易吸濕、吸異味,所以保存時需要注意。

黃茶的特點是黃葉黃湯,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比綠茶多了一道“悶黃”的工序,主要品種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和廣東大葉青等,其保存方式與烏龍茶相近,需要注意防濕氣、防異味侵入。(丁獻美)

本文由中國科協原科普部副巡視員朱向平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郗若楠(實習生)、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