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類的壽命極限會是多少歲?

2016年10月21日09:44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人類的壽命有極限嗎

人類日漸衰老的容顏(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公元前275年時,人的平均壽命為26歲﹔到了1900年,人的平均壽命上升為49歲﹔近50年來物質文明空前繁榮,使人的平均壽命又增長了近20歲。目前有記錄的世界最長壽的人是法國老太太讓娜·卡爾芒,她於1997年逝世,終年122歲。

  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生命極限可能是115年左右。那麼人類壽命到底有沒有極限?極限又是多少歲呢?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的壽命從19世紀開始不斷延長。科學家借助基因技術或者飲食控制手段,成功使一些實驗動物的壽命大大延長。這些都讓一些科學家傾向於認為,人類壽命可能沒有上限。但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認為,人類預期壽命的上升以及壽命極值都會迎來“天花板”。近日美國科學家就在《自然》雜志上發表文章稱,他們通過對人類壽命幾十年數據的研究得出結果:人類的生命極限可能是115年左右。

  那麼人類壽命到底有沒有極限?極限又是多少歲?相信這些都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不解之謎。

  壽命會不會無限延長

  據專家介紹,公元前275年時,人類的平均壽命為26歲﹔到了1900年,因為營養、衛生條件的改善及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的平均壽命上升為49歲﹔近50年來物質文明的空前繁榮,使人類從飲食到健康邁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和高度,平均壽命又增長了近20歲。

  照這樣的趨勢來看,人類的壽命似乎是在不斷延長的,那麼這樣延長下去會不會沒有盡頭呢?

  “在不改造基因的情況下,人類天然的壽命應該是有極限的,但至於這個極限是多少歲,目前還是個未知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黃嵩說。

  為什麼這樣說呢?黃嵩舉了個例子:“一間屋子,什麼東西該擺在什麼地方這是信息,你花體力把這些東西擺好這叫能量。把更多能量和信息放進這個屋子,它就會越來越有序。但如果你不管它,不輸入信息和能量,任由其風吹日晒,那也許哪一天屋子裡的這個也倒了,那個也塌了,到處都是蜘蛛網,這個就是‘混亂度’增加,科學上將‘混亂度’稱為熵,熵增加是自發的過程,是不需要花費力氣的。”

  他說,人的一生實際上就是有序和熵此消彼長的過程。熵從生命之初就一直在發生,隻不過人從嬰兒到青年,各種基因表達調控令其身體生長、器官發育,這一階段有很多能量和信息在不斷輸入,有序的力量佔據上風。而到了成年以后,人的個頭不長了、器官成熟停止發育,這時候有序的能量和信息輸入就停止了。在25歲的時候身體“維持次序”的力量與“混亂度”自發增加的力量達到了一個平衡,過了25歲,身體修復的功能逐漸下降,干細胞活力大不如前,熵的力量就逐漸佔據上風,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強,人就會持續衰老直至死亡。“人的壽命就像一個炮彈的射程,基因的好壞決定了炮彈發射的初始速度,各種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等等決定了它發射的角度。但是炮彈即使射得再遠也總有落地的一天。”

  黃嵩同時指出,雖然人的天然壽命存在極限。但在不久的將來,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一些性狀可以得到修改,人類的很多致病基因從胚胎期就可以得到修正,這樣就可以大大延長人類壽命,突破所謂的壽命極限。

  我們的壽命被什麼左右

  生活中有的人喝酒抽煙,一輩子不注重均衡飲食和養生保健,卻仍然可以長壽﹔而有的人生活規律、無不良嗜好,天天琢磨著怎麼養生,卻剛剛退休就撒手人寰。到底是什麼決定著我們的壽命呢?

  基因

  “遺傳基因對人類的健康長壽至關重要。”黃嵩表示,“這就像打牌,基因就是你抓的一手牌,所有牌都是你從父親那裡抽一張,母親那裡抽一張。抽到一手好牌,牌技再差都可能贏,但如果抽到一手爛牌,牌技再好也難逃輸的命運。”

  美國人口學家杰伊·奧利昂斯基的研究印証了黃嵩的觀點。他和他的研究小組,用11年時間,對410名百歲老人進行尋訪調查后發現,他們父母的平均壽命比當時一般人要高9—10歲。這說明基因構成對壽命有著很大影響。

  而荷蘭萊頓大學科學家艾莉·斯萊格布姆領導的研究團隊更是証實,由3種基因組成的長壽基因組合“瑪氏撒拉”基因是讓人長命百歲的關鍵。“瑪氏撒拉”基因包括脂聯素基因(ADIPOQ)、膽固醇酯轉移蛋白基因(CETP)以及載脂蛋白C3基因(ApoC3)。其中近30%的百歲老人擁有ADIPOQ基因,近20%的百歲老人擁有CETP基因和ApoC3基因,但是天生擁有這3種基因的人非常罕見,僅為萬分之一。

  斯萊格布姆稱,沒有一種單一的基因能讓人青春永駐,長壽的秘密可能在於擁有正確的基因組合。

  干細胞

  “人體衰老其本質是細胞衰減,而細胞的衰減又主要由干細胞衰減所致。”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說。

  人可以活到100歲甚至更長,而單個體細胞往往沒有那麼長的壽命。機體成熟體細胞會因衰老或受傷死亡,需要隨時產生它們的替代品,而干細胞就是這些替代品的來源。它們在人體發育過程中,會長期保持自己的幼稚狀態和分化潛能,當受到一些特殊的理化刺激時,才會活躍起來,開始增殖和分化,變成機體需要的細胞類型,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理想的情況下,這些干細胞可以維持我們一生的需要。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寧夏人類干細胞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李玉奎指出,干細胞研究領域通過這些年的研究得到的共識就是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加,人體內很多種干細胞的活性和再生能力也在降低。新生的細胞補充不足,衰老細胞不能及時被替代,就會導致全身各系統功能下降。

  生活習慣

  雖然人是否能長壽多少有點“天命難違”的意思,但這並不是說后天的生活習慣對人的壽命完全沒有影響。

  以日本沖繩為例,這裡是世界百歲老人佔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檢測發現,沖繩人除了基因良好外,從生活習慣看,他們喜歡運動,70歲還堅持工作的人佔該年齡段人口的84%。海產品、粗糧和水果是他們的主要食物,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很少,而且絕不暴飲暴食。

  除了生活習慣之外,生活的環境也能影響人的壽命。例如,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曾指出,陰霾空氣誘發的肺癌已超過煙草帶來的危險,成為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殺手”之一。亞太地區抗衰老學會主席蕭強教授也認為,外界環境中的電離輻射、氧化性環境污染,常會誘導異常自由基的產生和蓄積,導致老化。

  有沒有方法可以抗擊衰老

  從古代帝王的不老仙丹,到現代百姓的養生秘方,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所有人類都企圖破解長壽的秘密和死神博弈,那麼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延緩衰老的步伐呢?

  端粒?

  我們身體裡幾乎所有細胞都有23對染色體,每個染色體都包含一條長長的DNA分子鏈,在分子鏈的末端存在一個叫做端粒體的結構。它像一頂安全帽一樣,通過自我“犧牲”來保証DNA序列的完整性。黃嵩指出,每一次細胞進行分裂,端粒體都會變短一些。最終,端粒體變得太過短小,無法協助細胞繼續進行分裂。身體無法產生新的細胞取代老去的細胞,因此身體活力不足,逐漸老去。

  不過,科學家發現,從某些干細胞中可以提取一種端粒?,在這種?的作用下,端粒體可以重新變長。

  實際上,早在2011年,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就已經成功實現了這一過程。他們在一組已經出現老年性生理退化的老鼠身上實施了端粒?療法,結果非常神奇,這些老鼠身上與老化有關的疾病逐漸痊愈了,老鼠們表現出更佳的生理狀態,顯得更加年輕了。

  藥物

  通過一些藥劑延緩衰老,這聽起來有點像服用煉金術士配制的仙丹靈藥,但是科學家們確實已經找到了這樣的藥劑。

  雷帕霉素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種用於預防器官移植排斥的藥物,而其靶標(指具有藥效功能並能被藥物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是藥物中起主要作用的精華成分)雷帕霉素靶蛋白,對營養非常敏感。

  當細胞營養充足時,雷帕霉素靶蛋白會促進細胞生長,一旦營養不足,它就會讓細胞回收自己的老化分子,對其進行加工,變廢為寶,自我循環,自給自足。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研究人員用了近2000隻年齡在600天左右的小白鼠做實驗,這些老鼠的壽命相當於人類60歲左右。他們對四分之三的老鼠使用雷帕霉素。結果發現,雷帕霉素使雌性老鼠最長壽命由1094天增加到1245天,使雄性老鼠最長壽命由1078天增加到1179天。如果從接受藥物實驗那天開始算,藥物使雌性老鼠預期壽命延長38%,使雄性老鼠預期壽命延長28%,總體上使老鼠壽命延長9%至14%。不過,這種藥物對人類的影響目前還有待進一步驗証。(記者 劉垠)

(責編:姬志壘(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