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建世界最大基因庫的重要意義

2016年10月21日08:49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據光明日報報道,9月22日,籌建4年的位於深圳大鵬新區的國家級基因庫正式運營,這是我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也是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數據庫(DDBJ)之外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

華大基因自主研發的150台BGISEQ-500基因測序儀/魯力攝(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據光明日報報道,與前面三個定位為生物信息數據庫的基因庫不同的是,深圳國家基因庫集合了信息數據庫(“干庫”)和樣本庫(“濕庫”)的“干濕庫相結合”的功能。深圳國家基因庫的特點是“三庫兩平台”,其中“三庫”由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基因信息數據庫、生物樣本資源庫和生物活體庫組成﹔“兩平台”為數字化平台以及合成與基因編輯平台,擬實現從資源、科研到產業全覆蓋,形成全球網絡基因庫。該基因庫的數據庫、樣本庫、活體庫以及規劃數據能力均超越國際三大基因數據中心,綜合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它填補了我國長期缺少國家級基因數據中心的空白,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個為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提供資源的平台。那麼,中國建立如此大的基因庫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據南方日報報道,深圳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徐迅表示,深圳國家基因庫是全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基因庫。生命科學時代的核心資源是基因,擁有更多基因資源並予以認知利用,意味著我們將擁有更大的優勢。未來我們可以通過基因庫搭建起基因資源挖掘的基礎性支撐平台,來聚焦生物醫藥、生物農業、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領域,極大縮短基礎科研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周期。我們還可以將生物活體庫打造成中國的‘諾亞方舟’,保護和保存全球約30萬種植物、百萬種動物以及近千萬種微生物活體資源。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在開業儀式上,深圳國家基因庫相關負責人宣布將完成全球第一個動物基因組、全球第一個植物基因組以及人類21號染色體的合成,並正式對外啟用深圳國家基因庫數字化平台和開放數據中心。

此外,深圳國家基因庫與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The Svalbard Seed Vault)、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德國環境研究中心、華為、阿裡雲等國內外知名機構舉行了簽約儀式,將在種子數字化、兒童健康表觀基因組以及萬種噬菌體基因組等方面展開合作。(張胡琴)

本文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電磁與激光生物學研究室主任、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院、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成崗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駱靜晨(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