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自旋信息在超導體內成功傳輸

為量子信息儲存技術創新提供可能

2016年10月20日08:42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電子自旋信息在超導體內成功傳輸

  研究人員找到在超導材料內傳輸自旋信息的新方法(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哈佛大學官網近日發出公告稱,該校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科學家成功實現在超導材料內傳輸電子自旋信息,從而克服了量子計算的一大主要挑戰。這一發表在《自然·物理學》雜志上的最新突破,將為構建量子傳導裝置奠定基礎。

  電子不僅隻有所帶的電荷能傳遞信息,其不同的自旋態也攜帶著信息。電子的“向上自旋”和“向下自旋”可以分別作為“0”和“1”用於量子信息處理,但遵循量子力學原理的電子不隻有這兩種自旋方向,它能夠沿著任何方向自旋。如果將所有這些自旋方向同時利用,將構建出更強大的新型量子計算機。目前在物理學分支自旋電子學領域,科學家們熱衷於捕獲和測量電子自旋並試圖構建基於自旋的電子門和電路。

  超導材料因其電子運動不會消耗任何能量,成為科學家們研制能耗很少的量子裝置的最佳選擇,但相關研究長期以來也面臨一大難題:超導材料內流動的庫伯電子對軌道完全對稱,兩個自旋方向會完全相反,最后自旋動量相互抵消變成零,因此不能傳輸電子自旋信息。

  現在,SEAS物理學教授阿米爾·亞柯比帶領的研究團隊構建出簡單的超導裝置,找到了控制超導體材料中流動電子自旋的全新方法。他們構建的超導裝置是一種三明治結構,上下兩個外層為超導體,會賦予夾層非超導材料碲化汞與外層接近的超導性。在這種超導裝置內,電子對軌道對稱性被打破,自旋不再反對稱(即自旋方向不再相反),而是沿不同方向交替自旋。

  研究團隊現已能夠測量不同位點的自旋動量,並能調整電子對的自旋動量總和。亞柯比表示,新研究將為量子信息儲存打開全新可能,三明治結構獨特的超導性能也將帶來全新的量子材料。(記者 聶翠蓉)

(責編:姬志壘(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