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電子裝備試驗中心測繪導航隊:經天緯地標校中國精度

2016年09月15日23:00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洛陽電子裝備試驗中心測繪導航隊:經天緯地標校中國精度

  “10、9、8……3、2、1,點火”

  “酒泉雷達跟蹤正常”

  ……

  伴隨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鏗鏘有力的口令,備受矚目的“天宮二號”成功開啟太空之旅。

  飛天圓夢,神州歡騰,擔負保障任務的中國洛陽電子裝備試驗中心測繪導航隊隊員們在遠方分享著成功的喜悅。測繪導航隊已經組建了30年,主要承擔我國航天發射測控與裝備科研實驗任務中的高中精度測繪保障工作,先后圓滿完成“神舟”系列飛船發射等任務中的700余項測繪保障工作。

  “測繪工作的特點是時間緊、精度高、實時性強、戰線長、點位多、風險大”,測繪導航隊高級工程師郭福生說,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航天測繪成果的精度直接關系著航天器能否精准發射和准確入軌。

  郭福生介紹,為了保証精確測繪,測繪導航隊的官兵們不斷創新,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難關,進行了許多小改革和小發明,如1米標尺、多功能對中底盤、發光標牌、高程導線測量附件等小改革,事件雖小,但很實用,確保了相關任務順利實施。

  測繪導航隊總工程師馬國元告訴記者,測繪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個是要精確的測定火箭中心點位置坐標,另一個是精准標定火箭瞄准方位。火箭主要依靠慣性制導系統進行全過程飛行方位和姿態控制,因此在發射前需對火箭慣性制導系統進行初始對准操作,也就是將發射狀態的三項初始角位置信息提供給火箭上的控制系統,而這個初始瞄准方位就是測繪人提供的,其數值精度要求精確到0.5秒以上,若精度不夠或存在偏差,那將直接影響火箭的准確發射。

  馬國元說,“我們還為航天測控設備提供精准的位置坐標和精確的零位標校大地基准數據,確保航天測控設備在航天發射前處於最佳工作狀態,確保其能夠及時准確地捕獲、跟蹤、測量和控制衛星。若我們提供的大地基准數據精度不夠高,很可能造成航天器發射測控任務的失敗。”

  “測繪任務大都需要在野外、高空、夜間、低溫條件下作業,很多艱辛之處是旁人難以想象的。”馬國元在這支測繪導航隊工作多年,說起野外測繪時隊員們的奉獻不禁流下熱淚。早些年馬隊長率隊外出執行任務時,由於交通不便通信不暢,隊員們深入戈壁無人區杳無音信,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嚴峻考驗,歸來時恍若隔世,隊員家庭發生重大變故也無從知曉。

  1999年國慶節期間,該隊緊急挺進內蒙古大漠深處執行“神舟一號”著陸場區大地測量任務。當時,九級大風卷起的沙塵暴阻斷了作業分隊奔赴基准點的路途,黃沙彌漫中車輛陷入一條干涸的河床。隊員們沒有絲毫猶豫,選擇了連夜自救並向任務點進發。他們用工兵鍬和雙手挖出砂石,肩扛手推終於將車開出河灘,此時隊員們的雙手已是血肉模糊。作業分隊如期完成基准測量任務,為飛船首次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測繪導航隊隊長史線龍在隊裡工作了整整十一年。“我們干天文測量的人,每到冬天,雙手都會長凍瘡,每個人都有關節炎,就是因為這樣的工作性質造成的職業病。”史線龍回憶起自己在2008年作為天文測量員參加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東北某測控站天文大地測量任務時的情景,“當時的佳木斯夜間氣溫已經到了零下二十多度,為了保証雙手操作儀器的靈敏度,我們在野外測量不能帶手套,當一顆星測完,雙手已經凍僵了,就趕緊在電暖風前烤一烤,恢復知覺后馬上又開始跟下一顆星,就這樣靠著毅力測完60多顆星時,雙手已經完全麻木了。”

  奉獻,是一種崇高的價值追求,是一種博大的思想境界,朴實的測繪人既不能沖鋒在前,也不能揚名在后,他們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沒有多少人知道,一回回頂風冒雨的背后包含著多少辛酸,一輪輪酷暑嚴寒的背后隱藏著多少情感,一次次轉戰南北的背后積澱著多少心願。但測繪隊員們就是這樣,數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堅守著、默默付出著。用雙腳丈量著祖國大地,書寫著對祖國的無限忠誠,見証了航天事業一次次歷史性的突破。(郝孟佳 王薇 魏林君)

(責編:李星星(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運抵海南文昌 將於11月首飛 9月1日,我國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火箭完成一系列裝配和測試工作后,將於11月擇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實施首次發射任務。【詳細】

中科院為海外青年學者回國創新發展鋪路搭橋127名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及“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的100余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和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代表近日齊聚北京,交流了解國內科研領域最新情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