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用一部《人工智能》探討了有關人性的問題,發人深省,並感動了無數觀眾,可以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史佳作。這部影片上映於2001年,當時人工智能(英文簡稱AI)還鮮為人知,而在短短的十五年后,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了計算機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
前一陣子AI圈就發生了一件大事——谷歌AlphaGo在圍棋大賽中戰勝了世界級高手李世石,這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在深藍成功挑戰國際象棋后,被譽為人類智慧的最后堡壘的圍棋都被AI攻克,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的恐慌,那麼AI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AlphaGo是如何進行計算的?
AlphaGo的核心在於它的兩個神經網絡,一個判斷細節,一個總覽全局。在學習過程中,第一個神經網絡會觀察海量的人類對弈棋局,知道在某種情況下人類可能落子的位置,之后再通過無數次的自我對弈判斷落子位置的優劣。隨后第二個神經網絡同樣通過不斷的自我對弈去找到利於全局的落子位置,兩個神經網絡一個著眼於“每一步”,一個著眼於“一整局”,最終,兩個神經網絡的建議被平均加權,得出最終的決定。說得簡單點,AlphaGo能夠贏得比賽靠的還是超強的記憶力和運算能力,雖然AlphaGo相對於深藍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學習能力,但並不具備創新思維,所以它的思考方式較之人類仍然相去甚遠。
人工智能還缺哪些才能更有人性?
AI究竟能否像電影中那樣以人類的方式思考呢?至少目前看來我們離這一目標還差的很遠。人類的直覺、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對語言和事物的理解力都是AI所無法企及的。我們目前對人類的大腦、意識、智慧等研究都仍處在初級階段,更別提要賦予機器人這些能力了。
還有人對於電影中AI豐富的情感念念不忘。人們的願望總是美好的,但現實中要讓AI充滿情感可能要比讓他自主創新更為復雜。最近,谷歌為了使AI更有人情味,讓它讀了2800多本言情小說來豐富它的語言庫,實驗看來,AI的語言似乎更像“人話”了,但這仍然逃脫不開計算的本質。(楊傲飛)
北京工業大學應用數理學院教授周洪直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