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杭州的空氣質量不錯。昨天,“護航G20 打造全國環境執法最嚴省份”新聞採風活動第二站,將目光對准了杭州的空氣治理。
昨天,記者來到杭州“智慧之門”建設工地。這裡正在使用“巧方”進行降塵。
“???......”左側圍牆上的噴淋系統一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根根水管延伸至牆頭,像花洒一樣,水從牆頭噴出,“它不僅能降溫,還有工地降塵功能。”據工地工作人員介紹,這面噴淋牆長800多米,覆蓋了工地大部分區域。
最絕的是,噴淋系統還被應用到了尚未完工的“智慧之門”建筑體外牆上。每隔三四層,圍繞建筑的外牆上就有一圈噴淋,阻擋施工中產生的揚塵。圍牆噴淋下,還有一個單獨的、半隔離式的區域,叫做車輛自動沖洗台,能對到達的車輛進行降塵。
降塵到不到位?工地現場設有專門的物聯網監控室,用於監測工地內的運作情況,“這裡的監控連接到區裡,讓區裡也能進行實時監控。”工作人員說。(孫燕 呂蕙)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
中國古代科技貢獻有哪些? 遠不止“四大發明” 一直以來,“四大發明”就是中華科技文明一種標志。但其實我國古代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為了讓國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貢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研究組經過三年系統梳理,總結出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項,並正式對外發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