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科普中國 >>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 科學出行

最新內容

失重環境讓一些細菌更頑強 或增加宇航員的感染風險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 對載人航天來說這可能不是個好消息。美國一項新研究說,太空的微重力環境可能【詳細】

1.15萬年前人類活動就曾引起氣候變化 加快地表侵蝕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這一點已是眾所周知。【詳細】

工程院預測:2040年前后我國將出現能源消費拐點

  人民網北京6月9日電(趙竹青)“我國有望在2040年前后,迎來能源消費總量的‘拐點’。”今天上午,中【詳細】

貫徹落實《網絡安全法》交流分享會在京召開

  人民網北京6月9日電 近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與聯想集團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貫徹落實《網絡【詳細】

共享單車停放有新招 “電子圍欄”採用了哪些“黑科技”?

  時下共享經濟大行其道,共享單車盛行,但是伴隨著“共享單車”而來的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也讓人頭痛。據北方【詳細】

我國科考隊員在雅浦海溝7000米深淵區捕獲2條獅子魚

  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8日電 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隊員8日在雅浦海溝作業區回收深淵著陸器生物【詳細】

一批我國自主研發高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北京科博會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天宮二號與對接VR體驗艙、C919大型客機、探月工程與火星探測器、北斗移動【詳細】

我國將啟動四項地震科技創新計劃 提升抗御地震風險能力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為提升抗御地震風險能力,我國將啟動實施“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和“【詳細】

中國正在研制重型火箭 用於建立月球基地、載人登月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魯宇8日透露,【詳細】

“蛟龍”號將進行第150次下潛 計劃潛深6420米

  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8日電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6月9日將迎來第150次下潛,這也是中國大【詳細】

科學Show

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