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见证科技之路

地铁也能这么酷!青岛“最聪明地铁”的智慧之旅

2025年02月25日14:02 |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小字号

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青岛,这座拥有独特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海滨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区域发展,交通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自2015年首条地铁线路开通以来,青岛地铁每年都有新线投入运营。在这一进程中,我国第一条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示范工程——青岛地铁6号线的开通运营备受关注。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条被誉为青岛“最聪明地铁”的线路,深入感受智慧交通工程的独特魅力。

TACS系统:为列车装上“智慧大脑”

在青岛地铁6号线列车上,记者见到了青岛地铁集团副总工程师邢春阳。他向记者介绍,6号线全程没有驾驶员的身影,列车依靠自主研发的TACS系统(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实现全自动运行。

青岛地铁6号线全程没有驾驶员的身影。受访者供图

青岛地铁6号线全程没有驾驶员的身影。受访者供图

“这套系统就像给列车装上了一个‘控制大脑’。”邢春阳说,“列车会根据预先下载的任务规划,自行完成从唤醒、自检、出库,到正线运行、停站开关门、折返,再到回库休眠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记者了解到,TACS系统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通过精细化的资源管理模式,将列车的折返转线效率提高了21%。这意味着在运营高峰期,每小时可以额外安排8列车上线,多运送约10000名乘客,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的压力。

“我们的系统安全比传统系统高出了两个数量级。”邢春阳自豪地说,“如果出现意外,列车可以在12秒内折返,并且配备了防撞雷达,能够检测运行线路上的异物并及时制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ACS系统,走在了世界创新技术的前沿,实现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由“从无到有”到“技术领跑”的跨越。

智慧车站: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除了智慧列车,青岛地铁6号线的智慧车站也让人眼前一亮。记者来到6号线的智慧车站,见到了青岛地铁集团高级工程师王义华和青岛地铁运营公司横云山站区副站区长董彦君。

“智慧车站系统集成了20余种AI算法,包括乘客摔倒识别、特殊人群识别等。”王义华说,“我们通过AI视频分析、物联感知等技术,实现了更精准的乘客服务和更安全的事件处理。”

董彦君补充道:“车站的运作效率大幅提升,开关站及巡视任务提效了78%,整体运作效率提升60%,应急处置效率提升80%。”

记者还了解到,智慧车站为特殊乘客提供了贴心服务。例如,对于推轮椅的乘客,系统可以精准识别并安排工作人员提供帮助。自6号线开通以来,已为特殊乘客提供超过2000人次的服务,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2分钟以内。

此外,无人值守服务中心的设立也为乘客带来了更多便利。乘客可以通过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完成储值卡充值、目的地查询等功能。如果遇到问题,乘客还可以通过一键呼叫功能,获得车控室人员的远程指导。

如今,作为全国首条全线、全功能、全场景化的智慧地铁,青岛地铁6号线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也为我国轨道交通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审核单位:青岛地铁集团公共关系部、设备技术部、设备分公司、运营公司、西海岸建设公司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刘敬、杨鸿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