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当“5G”遇见“北斗” 智慧旅游发展按下加速键

2025年02月21日08:18 |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小字号

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景区内,游客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直观地了解景区全貌;登上游船,船上的定位终端实时为游客保驾护航……白洋淀景区之所以这么“聪明”,源于5G、北斗高精度定位、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加持。

“5G+北斗”赋能智慧景区管理

“如何推动白洋淀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和谐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比如航船的航线、游客的动线如何去科学地规划?再比如一些应急需求如何去调度响应?”时任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副局长陈慧介绍说,“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和中国移动合作策划开发了白洋淀智慧景区的管理服务平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应用解决方案经理王晓宇告诉记者,“通过5G赋能,白洋淀智慧景区能够利用无人机进行AI识别算法,对异常事件进行后台的准确分析和处理。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了在动态环境下厘米级的精准定位,在静态环境下实现毫米级的精准定位,为景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雄安白洋淀智慧景区内的无人机。受访方供图

“针对白洋淀景区船只种类繁多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北斗的太阳能定位终端,通过太阳能的自身储蓄实现供电。同时,在终端上增添了SOS一键报警按钮以及倾斜传感器等装置,以便及时地获取船只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应,从而保障通航安全。此外,我们还绘制了白洋淀水域的整体电子航道图,有效地形成了一个智能船舶的导航系统,帮助船舶更高效、更安全地通航。”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白洋淀项目负责人尹红介绍了团队在终端应用上的创新。

“5G+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知识产权自主可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雄安办公室雄安工作处副总经理胡瀚涛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在白洋淀做5G智慧旅游的示范,赋能到祖国各个水域的场景,给每一个人到水域湖泊地方旅游带来很大的便捷性。”

数智保护让鸟类家园焕发新生机

“在白洋淀区域有一些珍贵的鸟类栖息地和生态保护区。为了防止游客和船只的误入,我们设置了电子围栏,通过平台实现报警的功能,系统会派发最近的船只对异常事件进行最快速地处理。”王晓宇说。

“白洋淀经过多年的保护治理,目前水质已经稳定在三类水的标准,新区的野生鸟类已经达到292种,较新区设立之前增加了86种。”陈慧告诉记者,未来将把景区的智慧旅游功能进一步地延伸给游客,让游客能够更多地享受到5G+北斗的精准服务。特别是在观鸟服务这一块,让大家能够远程通过自己的手机就能找到自己想要找的鸟儿。

“AR+AI”带来沉浸式游玩新体验

“白洋淀是一片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于一体的神奇水域,所以我们打造了一个360平方公里整体水域数字孪生建模,将景区重点的48平方公里做到L4级的精细化建模,更好地让游客身临其境,足不出户地感受这片美丽。同时结合VR头盔,可以让游客感受到这种虚实结合的‘上帝视角’以及美景带来的冲击。”尹红向记者介绍道。

游客使用VR头盔进行游览体验。受访方供图

然而,白洋淀的智慧之旅不止于此,景区的AI功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未来,走进白洋淀智慧景区:AI讲解系统将变身游客的“淀乡”好友,为你贴心规划导览路线;AI鸟类识别系统将成为游客的“科普”导游,为你讲述“小精灵”背后的大自然故事;VR全景直播系统则将成为游客的“千里眼”,让你在有限的时间里饱览无限的淀上风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纪博珩、杨鸿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