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甜品胃”源于大脑控糖机制

2025年02月18日07:39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大脑决定了人们喜欢吃甜食。图片来源:美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官网

大脑决定了人们喜欢吃甜食。图片来源:美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官网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人们常常开玩笑说,自己有两个胃,一个用来吃饭,另一个则是“甜品胃”。如今,这种现象有了科学解释。发表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脑中存在一种控制糖分摄入的特殊机制,为人们理解“为什么吃饱了还能再吃甜品”提供了全新视角。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老龄化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大脑中有一组名为POMC的神经元,在“甜品胃”现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当小鼠吃饱后,再吃额外的糖时,这些神经元不仅会释放刺激饱腹感的信号分子,还会释放β-内啡肽。这种物质能激活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带来愉悦感,从而让小鼠即使已经吃饱,也会继续摄入糖分。

研究进一步发现,这种“糖瘾”机制仅在摄入糖分时被激活,而对普通食物或高脂肪食物没有反应。当科学家通过实验阻断这一神经通路时,小鼠便不再表现出对额外糖分的兴趣。

有趣的是,这种机制甚至在动物还未真正吃到糖时就已被激活。也就是说,仅仅感知到糖的存在,就足以触发大脑对甜食的渴望,“甜品胃”就会释放β-内啡肽,而摄入额外的糖会进一步增强这种释放。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是否适用于人类,科学家对志愿者进行了脑部扫描实验。结果显示,当志愿者通过吸管摄入糖溶液时,大脑中与小鼠相同的区域被激活。这一区域不仅与饱腹感相关,还富含β-内啡肽。

科学家解释说,从进化角度来看,这种机制是有道理的。在自然界中,糖是一种稀缺但能快速提供能量的资源。因此,大脑进化出了一套机制,确保动物在遇到糖分时尽可能多地摄入它。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李慧博、孙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