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如何赋能“生命线”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空降兵某旅官兵使用VR动感单车。刘欢/摄
“学习完这堂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想落后就要挨打……”近日,空降兵某旅刚刚完成执勤任务的上等兵张文豪利用强军网“推门听课”系统进行补课学习,在学习完精品课程《战史告诉我们什么》后,他在评论区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是该旅依托信息化手段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政治工作质效的一个缩影。
开展政治工作善于借助外力,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智慧。该旅领导介绍说,他们深入学习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政治工作新变化、新要求,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探索构建政治工作开展新模式,切实让“生命线”在基层一线焕发生机与活力。
信息化手段丰富教育模式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课堂,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同志就是我旅‘雷锋’式好战士陈永强……”前不久,新闻报道员曾龙辉利用“推门听课”系统通过线上直播访谈的方式,为官兵们讲述二级上士陈永强休假期间勇救被困失火车辆群众的故事,为官兵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课。
近年来,部队外出参加驻训等任务,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如何确保动态分散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打折扣,成为旅党委一班人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于是他们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尝试运用网络直播授课系统,开展“云端”精品授课。
直播过程中,陈永强为官兵们详细讲述了灭火救人的惊险过程,大家在观看救人现场的相关视频时,看着陈永强刚刚将车内的被困群众救出来没多久,车辆就发生了剧烈爆炸,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面对浓浓的烟雾和随时有可能爆炸的车辆,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永强好样的,为你点赞”……面对战友们的一个个问题,陈永强逐一为官兵们进行答疑解惑,线上互动十分热烈。
“教育课堂可以开设在‘云端’,教育笔记也可以在‘线上’记录。”该旅领导介绍说,教育笔记如何记不重要,现实思想收获更重要。随着授课形式的不断创新演变,官兵们的政治教育笔记也随之发生变化。
以往,部分官兵忙着在课堂上记笔记,思维没有跟着授课进度走,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他们由传统的笔记本记录,拓展为课后撰写听课感受、网上讨论和互动交流等形式。此外,每次直播授课期间,他们还专门留出时间来组织官兵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政治教员进行答疑解惑,并评选“最佳发言”,以此激发官兵学习热情,激励官兵深学深悟。
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政治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官兵成长成才,也可以成为联通官兵与家人幸福的桥梁。“祝你生日快乐……”1月13日是该旅二级上士高旭涛的生日,正在参加强化训练的他没想到,这个生日令他终身难忘。
当天晚饭时,高旭涛走进餐厅后发现,连队为他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家乡特色菜和长寿面。餐厅内的电视投影中,他的妻子为他送上了生日祝福,和全连战友一起为他庆生。
原来,该连指导员赵效光在高旭涛生日前几天联系到他的妻子,决定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为他过一个特殊的生日。突如其来的惊喜让高旭涛感到幸福感“爆棚”,使他感受到了连队和家庭对他的关心关爱,他表示一定要更加努力刻苦训练,为部队建设贡献力量。
信息化平台助力心理服务
“经过一系列心理行为训练和心理调节,我的心理压力已经由中度降到轻度……”前不久,下士小王走出旅心理强健中心后感到精神焕发,对完成下一步军事训练任务信心十足。
就在一周前,小王的母亲和爷爷生病接连住院,这让小王一时感到“压力山大”,开始失眠烦躁,不仅工作热情下降,还多次和身边战友发生口角,极大影响到日常工作训练。
了解情况后,指导员帮助小王向上级申请了家庭慰问金,并带他来到旅心理强健中心,心理医师滑晨阳利用心理危机预警可视化系统,对小王进行了心理测评。据介绍,该系统可进行个体心理测评和团体心理测评,开展心理咨询管理,进行心理行为训练和普及心理常识。这套系统拥有一个大数据中心,来访官兵在移动设备上做完测评后,系统会呈现官兵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变化趋势。
“这台设备适用于治疗非器质性失眠,它是利用电流刺激大脑皮层,调节大脑兴奋性,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得知小王有失眠现象,滑晨阳结合测评情况,带小王来到心理咨询室,经过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后,利用失眠治疗仪帮助小王治疗失眠情况。
“能够睡着的感觉真好……”来到音乐放松室,小王躺在放松按摩椅上,滑晨阳通过压力与情绪管理系统,对小王进行压力与应激评估、音乐治疗和放松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档案大数据管理,缓解小王的心理压力,将他引导到浅睡眠、低防御状态。
“心理素质过硬,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战场。”前不久,下士李栋被所在营评为阶段性“军事训练先进个人”,看着手中的奖杯和证书,李栋向战友们坦言,如果当初没有在VR训练室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行为训练,自己很有可能还无法克服心理障碍,也不可能获得此项荣誉。
原来,李栋平时的训练水平一直是良好以上,但是遇到大项任务时却总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而“掉链子”,特别是跳伞训练一直是他的“拦路虎”。旅心理强健中心建成后,李栋多次来到VR训练室,利用先进的高清VR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阶段化模拟训练,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先后多次参加大项演习演训任务,并被连队任命为副班长。
信息化设备释放打赢威力
数月前,该旅组织的一场红蓝对抗演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演练现场,“敌”残余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占据关键阵地,导致部队屡攻不下,整体进攻受阻。
“无人机起飞抛洒传单,迅速进行心理喊话……”见此情景,该旅某营政治教导员结合任务态势,指挥无人机起飞至“敌”前沿阵地抛撒传单,舆论骨干借助单兵喊话器进行心理攻击,“敌”心理防线最终被击溃,官兵们趁机发起攻击,成功夺取阵地。
“未来战场变幻莫测、瞬息万变,我们必须要把信息化手段作为政治工作的技术支撑。”谈及政治工作信息化手段,旅领导介绍,他们结合当前任务形态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加速演进实际,积极探寻方法路子,为基层分队配发摄录设备、翻译设备、喊话器、便携式投影仪和智能数据分析终端,便于部队在任务中开展各项政治工作。
演练持续到深夜,部队转入防御阶段,部分官兵因体能消耗较大,出现了士气低落等现象,指导员关晓坤随即拿出便携式投影仪和便携式电脑,为官兵们播放了一段志愿军将士在“上甘岭”战场上克服各种困难,无畏牺牲、英勇杀敌的珍贵历史影像。
通过十几分钟的沉浸式观影,有效鼓舞了军心士气,关晓坤也趁热打铁为官兵们进行了思想动员,使官兵克服困难,重燃斗志,始终保持昂扬姿态,最终战胜强“敌”,圆满完成演练任务。走下演练场,关晓坤欣喜地说:“任务中开展政治工作,光凭一张嘴远远不够,还是得有现代化的‘家伙什儿’!”
据悉,该旅还从实战实效出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可穿戴设备、各类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等智能设备,对任务中政治工作组织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实时数据,切实提升政治工作在实战化演训任务中的服务保障功能,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让“生命线”永葆生命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