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中国科研团队提出全新的催化剂稳定策略

2025年02月17日07:4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氢能被认为是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氢能生产已成为能源科技发展的关键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合作,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论文,报道了一种全新的高活性产氢催化剂稳定策略。

催化技术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全球超过80%的工业化学品生产依赖催化过程。作为催化反应的核心,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决定了反应速率和目标产物的收率,是衡量新型催化剂性能的重要指标。然而,在实际工业应用中,仅具备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远远不够——催化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的持续性和经济性,是决定其能否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核心因素。

在催化研究中,“高活性与高稳定性难以兼得”一直是科学家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为破解催化剂稳定性瓶颈,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催化剂稳定策略。

周武介绍,研究团队通过设计、构筑稀土氧化物纳米覆盖层,成功保护了Pt/γ-Mo2N催化剂的高活性界面催化位点,显著提升了催化剂在甲醇-水重整(MSR)制氢反应中的稳定性,使其催化寿命突破1000小时,并创造了超过1500万的催化转化数(TON),远超现有甲醇-水重整催化剂。这一突破不仅极大提升了该类型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前景,也为氢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项研究突破了催化科学中的稳定性瓶颈,首次在不降低活性的前提下,实现了高稳定性的界面催化剂设计,为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成本、高稳定性应用提供了可行方案,预计未来将在绿色能源、氢燃料电池、可持续化学工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加速迈向零碳排放的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李慧博、孙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