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新区零排放是如何做到的

2016年08月12日08:57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重化工新区零排放是如何做到的

  这边“吃”进水渣、钢渣和煤渣“废弃物”,那边“吐”出畅销海外的绿色环保型建材产品。

  眼下,青岛润亿丰泰新材料公司自主研发的生产线正在炎炎夏日里高速运转,然而该公司总经理刘耀华却并不担心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他的放松是有理由的——附近的青钢集团正源源不断地为润亿丰泰供应着原材料,确保这家企业维持着210万吨的产能。

  润亿丰泰所在的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全国唯一一个以循环经济发展为导向指导开发建设的区域。这里聚集着一大批与润亿丰泰一样的企业,它们与青钢集团共生共存,构建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体系。

  “青钢原先在青岛市区,它搬迁到董家口经济区,不是简单的空间移动,而是为构建紧密共生的上下游钢铁产业链,并建立了中法水务污水处理厂、润亿清洁能源、润亿丰泰新材料等这些与‘青钢’配套的项目。”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封洪海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们在打造一个循环经济发展典范。”

  排放废气是炼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通过引进先进技术,青岛润亿清洁能源公司将青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焦炉、转炉煤气和干熄焦蒸汽、烧结余热、高炉压差,以节约、可循环的方式生产出电力、蒸汽和热水,并将电能供给青钢集团再使用,由此带来的效益每年达数亿元。

  封洪海向记者表示:“青钢”项目自审批初期就着力建设环保循环体系,建立了原料流、产品流、能源、水源四个循环。比如,“青钢”所有水源除蒸发外全部回收利用,真正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与青钢类似,海晶化工是驻区老企业。海晶化工集团副总经理苗春葆对记者说,海晶化工产业园内企业间及周边企业间已经建立起了自产品上游(生产助剂)至产品下游(产品及副产品)的一整套的循环体系。

  他梳理了这个链条:博丰化学公司生产的聚氯乙烯生产助剂供给海晶化工公司生产使用,后者生产的烧碱供给东岳泡花碱公司生产偏硅酸钠使用;海晶化工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氢气和盐酸供给GTM金红石项目生产人造金红石和铁红粉,而铁红粉会作为钢炉脱氧剂供给青钢炼钢使用。

  此外,海晶化工公司为青岛碱业新材料提供工业蒸汽,后者生产的苯乙烯又供给益凯新材料公司作为生产合成橡胶的原料,益凯新材料生产的橡胶供给双星绿色轮胎项目生产橡胶轮胎使用。

  将园区内企业废料“吃干榨尽”,在企业间循环利用,是董家口大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但这还不够。

  已投产运营的中石化LNG项目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石化项目的污染,然而其成了董家口选择绿色项目的例证——其一期工程投运后,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与燃煤发电相比,减排二氧化硫达52万吨。

  “实行最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严把项目审核关,严禁‘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企业入驻经济区,对在安全环保审核中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准入驻,从源头控制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副主任吴显烨说。(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王娟 王文辉)

(责编:刘丽娜(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科学界表示仍需等待 3个月前,因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方法并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而“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详细】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