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科普中国 >>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科学出行

最新内容

看不见、摸不着的卫星数据是怎么传送到地球的?

  近年来,我国高分卫星系列、暗物质卫星、量子通信卫星等一系列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传回不【详细】

"北斗关爱新行动":留守儿童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推出

  为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全国妇联、国家信息中心的指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北斗航天卫星应【详细】

科技扶贫:专家“全覆盖”、争做扶贫“合伙人”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科技特派员对全国1万个贫困村“全覆盖”、5万多项适用技术直接面向贫困地区推【详细】

“蛟龙”号进行今年马里亚纳海沟最后一潜

  新华社“向阳红09”船6月1日电 当地时间1日6时57分(北京时间1日4时57分),迎着初升的太【详细】

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开幕进入倒计时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赵竹青)记者从中国宇航学会获悉,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简称GLEX2【详细】

我国陆地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全面建成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赵竹青)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站网项目”)全面建【详细】

浙江温州物联网助力治安管控 实现智能化识别、管理

  “是‘安心手环’救了我妈的命!”浙江乐清居民连永义的母亲大约在五六年前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去年病情逐渐【详细】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云南最大铁路枢纽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5月31日沪昆、南昆、成昆三个方向6条铁路接入昆明东站三级六场,云南最大铁路枢纽正式投入使用。以【详细】

民用航空新规定:民用无人机开始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6月1日起,最大起飞重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开始实施实名登记注册。【详细】

淡蓝色烟雾令人不安 光化学污染离我们有多远?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张萌、高黎明) 最近,一些地区天气晴朗,有人说烈日晴空的气象条件更容易形成光【详细】

科学Show

科普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