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立冬將至,這份養生防病“秘籍”請收好

李恆
2025年11月07日08:09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11月7日將迎來立冬節氣。隨著立冬節氣的到來,氣溫逐漸走低,天氣干燥寒冷,人體機能也隨之進入調整階段。如何科學養生防病?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以“時令節氣與健康”為主題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專家進行解答。

慢阻肺病患者宜溫腎通絡,堅持規范治療

立冬之后,寒氣漸重,慢阻肺病患者易出現氣短、咳喘加重等現象。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指出,中醫認為“寒傷腎陽”,腎不納氣是導致肺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他建議,慢阻肺病患者在冬季應從食療、穴位按摩、艾灸保暖、呼吸鍛煉等多方面入手,增強肺功能,平穩過冬。

齊文升表示,“腎藏精,主納氣”,食療是溫腎補肺的有效方式。熟地、黃精、人參、枸杞子等藥食同源物質,日常生活中適當使用,熬粥或煲湯,有溫腎補腎的作用﹔按摩列缺、太淵等穴位,對肺有保健作用﹔也可以艾灸關元穴或選擇艾葉、干姜、肉桂煎水泡腳。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主任醫師周敏表示,慢阻肺病是一個終身疾病,需要長期規范治療,病情穩定不等於治愈。在慢阻肺病的治療過程中,除了藥物治療外,還要注意戒煙、呼吸康復、預防急性加重等。

控糖求“穩”,避免認知誤區

冬季進補多,飲食結構變化大,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血糖波動。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肖新華指出,當前公眾在糖尿病認知上仍存在諸多誤區,如“主食越少越好”“無糖食品隨便吃”“血糖越低越好”等,這些觀念可能帶來健康風險。

“主食不是‘敵人’,關鍵在於質與量。”肖新華建議,糖尿病患者推薦適量吃主食,並優先選擇全谷物、雜豆、薯類等升血糖速度較慢的粗雜糧。另外,“無糖食品”不是“降糖食品”,“無糖”通常是指沒有蔗糖,但食品本身可能含有大量的澱粉、油脂,有些還含有蔗糖替代品,這些同樣會升高血糖。

“控糖目標是平穩達標,而非一味求低。”肖新華說,嚴重的低血糖會導致頭暈、心慌、出冷汗,甚至意識模糊、昏迷,對大腦和心臟會造成嚴重損傷。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控制的目標因人而異,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個體化目標制定。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正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肖新華提醒,長期熬夜、高糖飲料、油炸食品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正讓越來越多年輕人被糖尿病“盯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糖尿病的基礎,要管住嘴、放開腿,進行定期篩查。

警惕呼吸道傳染病,家庭消毒講科學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科學有效的環境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張流波表示,酒精作為一款常用消毒劑,具有消毒作用快、無殘留等優點,在家庭中有廣泛應用,但使用時需要遵循科學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酒精一般用於皮膚或手部的涂抹擦拭消毒,手消毒時可同時使用護手霜或用含有護膚成分的專用手消毒劑。也可以用含酒精成分的消毒濕巾,對小范圍的物體表面或小件物品擦拭消毒。

“酒精易燃易爆,不建議作為空氣消毒劑。”張流波說,也不推薦使用酒精噴洒沙發表面進行消毒,反復多次使用,可能導致沙發表面脫色,影響美觀。日常餐具消毒建議首選加熱煮沸,操作簡單、效果可靠而且沒有化學物質殘留,一般情況下不建議用酒精消毒餐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