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廚盡其“材”:餐具、炊具“另類”使用攻略

2025年06月24日10:52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在日常生活中,餐具和炊具是餐飲不可或缺的器具,那麼這些器具使用時需要注意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從器具的材料分類,來學習一下它們使用的一些誤區吧。

不鏽鋼餐具

不鏽鋼制品在大家的廚房裡非常常見,其具有耐高溫、耐腐蝕、不易生鏽、使用壽命長等特點。不鏽鋼屬於合金,主要成份是鐵。

由於強酸和強鹼都會和不鏽鋼中的金屬元素發生電化學反應,從而侵蝕不鏽鋼餐具,所以,在使用不鏽鋼餐具時:

1、不應長時間存放酸性較強的食物,比如檸檬汁、腌黃瓜、泡菜以及含大量醋的食品﹔

2、清洗時不宜用強鹼性的洗滌劑﹔清洗過程使用中性的洗潔精,用軟毛巾或海綿輕輕擦拭餐具表面。

陶瓷餐具

陶瓷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和耐高溫,適合長時間燉煮食物。

陶瓷材料的主要化學成分為氧化鋁,二氧化硅等,其穩定性較高,本身不會溶出有害物質,但需要注意帶有一些鮮艷圖案的陶瓷餐具。有圖案的陶瓷分為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

1、釉下彩是在施釉前在坯體上進行繪畫,其罩了一層透光釉,釉下彩的顏色比較清亮。

2、釉中彩就是用釉上彩的流程,但是在第二次燒制時,不像釉上彩使用較低的溫(800℃)而是使用1200℃以上的高溫,讓彩料沉到玻化層以下,俗稱釉中彩。釉下彩跟釉中彩高溫燒結形成的玻璃體會將花紙中所含的鉛鎘牢牢包裹住,基本不會析出鉛和鎘。

3、釉上彩的話是在燒好瓷器的釉面上進行繪畫,它的畫面筆畫都是浮在釉面上的,肉眼手觸都能感覺細微的凸起,顏色更加厚實鮮艷。釉上彩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上色顏料存在重金屬溶出風險。相對應的其危害也就越大。

因此,選擇有圖案的陶瓷餐具時,色彩更淡的釉中彩和釉下彩更為安全。同時,陶瓷餐具易碎、不耐摔,在碗沿容易形成鋒利的缺口,平常使用時需注意安全,必要時及時更換。

玻璃餐具

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耐高溫性,適合用於烹飪和烘焙。而高硼硅酸鹽玻璃具有更高的耐熱性和抗熱沖擊性,適合用於高溫烹飪,並且十分耐用。

1、不過,玻璃餐具如若使用不當,也易發生爆裂,比如使用劣質玻璃瓶裝熱水,包括一些裝水果罐頭、米酒、陳醋的玻璃瓶。

2、一些玻璃器皿不適合在微波爐和烤箱使用,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曾建議消費者不要將鋼化玻璃器皿放入微波爐或烤箱中使用。

3、玻璃杯在裝滿水的情況下不能放冰箱冷凍,因為水結冰以后體積膨脹,玻璃杯會被撐爆,特別是夏天,未開封的瓶裝啤酒不宜長時間放入冰箱冷凍,因為啤酒瓶內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急速降溫后會使氣體大量析出,導致內部壓力升高,發生碎裂或爆炸。

塑料餐具

常見的塑料餐具成份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等。這些塑料耐摔、耐用,尤其適合兒童使用。

1、挑選塑料餐具時,無色無味的更好,盡量避開色彩鮮艷的塑料餐具,部分塑料餐具的色彩圖案中鉛、鎘等重金屬元素釋出量超標。

2、不要用塑料容器裝開水或盛高溫食物,絕大多數塑料制品一旦受熱溫度過高,塑料中的有毒成分就會析出。

仿瓷餐具

仿瓷餐具學名為“密胺餐具”,主要成份為密胺樹脂,這是一種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高溫條件下熱固化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仿瓷餐具有輕巧,美觀,耐摔等優點,常用於兒童餐具。在使用時需要注意:

1、不能長期高溫使用,不得用於微波爐加熱,高溫環境下會加速仿瓷餐具有害物質的遷移,並且易出現裂痕﹔

2、不要用鋼絲球擦洗餐具,由於密胺餐具表面有一層光亮膜,有保護餐具的作用,要避免留下刮痕﹔

3、及時更換有明顯磨損的餐具,當密胺餐具有磨損或吸附色素等污漬導致發黃、發黑時,建議及時更換,特別是嬰幼兒使用的密胺餐具。

不同的群體對於餐具的材質需求不一樣,如兒童餐具要求輕便、好看、耐摔、防滑,適合使用塑料餐具和仿瓷餐具﹔

以上列舉了部分不同材質的餐具及使用誤區。大家購買時應在正規商家處購買符合國家生產標准的餐具,並牢記不同餐具的使用誤區。

作者:高煌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材料學博士生

審核:姚巧紅 高級工程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博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