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症:被忽視的“青春痛”

2025年05月26日14:35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提起腰椎間盤突出症,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聯想到中老年群體,認為這是“老年病”。但近年來,醫院骨科門診中出現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反復腰痛就診,最終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率較20年前增長了近5倍,甚至有部分患者因嚴重神經壓迫導致跛行的極端案例。這種疾病不僅影響青少年的日常學習和運動能力,還可能對脊柱發育造成長遠危害。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一“年輕化”疾病的真相。

椎間盤:人體脊柱的“減震彈簧”

人體腰椎由5塊椎骨堆疊而成,每兩塊椎骨之間夾著一個椎間盤。這個直徑約4厘米、厚度不足1厘米的“軟墊”,外層是堅韌的纖維環,內部包裹著果凍狀的髓核。

當纖維環因長期受壓出現破損,內部的髓核就會像擠牙膏般向外膨出。突出的髓核若壓迫到鄰近的神經根,就會引發劇烈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無力等症狀,這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本質。

圖1 腰椎間盤突出解剖示意圖

腰椎間盤突出解剖示意圖

青少年患病原因:當“生長痛”遇上“現代病”

在當今社會,青少年面臨的學業壓力日益加劇,他們每天需長時間伏案,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這種長時間的久坐不僅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由於久坐,許多學生不知不覺中養成了錯誤的坐姿,如蜷縮前傾、蹺二郎腿等。這些不良坐姿對脊椎造成極大負擔,尤其是腰椎間盤,在錯誤坐姿的影響下,承受的壓力可高達正常情況的兩倍。這種長期過度壓力不僅會導致腰椎間盤變形,還可能引發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

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學校的教室課桌椅高度與學生的身高並不匹配。這種不合理的桌椅設計迫使學生在學習時不得不彎腰駝背,以適應桌椅高度。這種被迫的不良姿勢不僅加劇了脊椎的壓力,還容易導致腰椎間盤問題的出現。長此以往,學生可能會出現腰痛、腰酸等症狀,甚至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脊椎疾病。

運動損傷的“隱形炸彈”在青少年中尤為常見。由於他們天性活潑好動,往往在沒有進行充分熱身的情況下,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如籃球、足球等高強度對抗性運動中。這些運動往往需要快速的啟動、急停、轉向和跳躍等動作,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熱身和專業指導,過度的彎腰、扭轉等動作(例如深蹲、仰臥起坐)極易導致椎間盤的損傷。這種損傷往往在運動過程中不會立即顯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逐漸加劇,成為長期困擾青少年的“隱形炸彈”。因此,重視運動前的熱身和正確的運動技巧,對於預防運動損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肥胖所帶來的“超負荷”問題不容忽視。對於那些BMI指數超過28的青少年來說,他們的腰椎間盤退變速度竟然達到了正常體重青少年的三倍之多。多余的體重不僅給椎間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還使得脂肪細胞分泌出更多的炎性因子。這些炎性因子進一步加速了椎間盤的老化過程,使得青少年的脊椎健康狀況面臨嚴峻挑戰。

診斷:別把腰痛當“生長痛”

典型症狀有以下幾個方面:

1、晨起腰痛加劇

該症狀與普通肌肉勞損所致疼痛存在顯著差異,后者多在夜間疼痛加劇。晨起腰痛加劇表現為患者晨起后腰部疼痛感明顯增強,經過一段時間活動后疼痛可有所緩解。

圖2 晨起腰痛示意圖

晨起腰痛示意圖

2、坐位時劇痛

患者在坐姿狀態下,特別是持續超過30分鐘時,腰部疼痛感顯著加劇。而站立活動時,疼痛感則有所減輕。此症狀在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中可能產生較大影響。

3、神經放射性疼痛

該疼痛通常起始於臀部,沿大腿后側向小腿外側放射,有時甚至可延伸至足部。神經放射性疼痛的特點為沿神經路徑傳導,患者可能伴有麻木、刺痛或燒灼感。

4、特殊體征

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為臨床常見體征之一。在進行該試驗時,患者平躺於檢查床上,醫生將患者腿抬至低於60度角度,若此時患者腰部或下肢出現疼痛,則試驗結果為陽性,提示可能存在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

青少年患者的疼痛主訴常被誤認為“生長痛”或“缺鈣”。然而,若腰痛持續時間超過兩周,尤其是伴有下肢麻木、刺痛等症狀,家長及醫生應予以高度重視,並及時就醫。

治療方案:保守或手術

在疾病的初期階段,患者需要採取臥床制動的措施,以確保腰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具體來說,患者應躺在硬板床上,採取仰臥姿勢,並在膝下墊上枕頭,以保持腰部的自然曲度,從而減輕腰部的壓力和疼痛。

同時我們會建議患者在非臥床的情況下佩戴腰圍2周,在藥物治療方面,醫生通常會開具非甾體抗炎藥(例如塞來昔布)來緩解炎症和疼痛,同時聯合使用肌肉鬆弛劑,以幫助緩解肌肉緊張和痙攣。

此外,為了更精准地介入治療,醫生可能會在CT引導下進行神經根阻滯注射,直接作用於受影響的神經根,以達到緩解疼痛和炎症的目的。

圖3 腰圍正確佩戴示意圖

腰圍正確佩戴示意圖

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規范的保守治療,患者可以實現完全康復,尤其是對於青少年患者來說,由於椎間盤富含水分,其恢復能力更強。

然而,如果患者在經過3個月的保守治療后仍然無效,或者出現了大小便功能障礙、足下垂等嚴重症狀,那麼手術治療就成為了一個可考慮的選擇。

預防與康復:構建“堅強脊柱”

為預防脊柱相關疾病,必須對青少年進行坐姿調整的指導。

首先,應遵循“三九零度”原則,即髖、膝、踝關節均應保持90度彎曲,以確保身體的正確對准。

其次,提倡採取動態坐姿,建議每30分鐘進行一次背部緊貼牆壁站立的活動,並配合雙臂上下滑動的模擬天使翅膀動作,以促進血液循環和脊柱的靈活性。

圖5 正確日常活動姿勢對比示例

正確日常活動姿勢對比示例

同時,應遵循科學的運動處方。推薦的運動項目包括游泳,尤其是蛙泳,因其能鍛煉背部和腹部肌肉,增強脊柱穩定性。平板支撐、小燕飛和臀橋訓練亦是優選,因其能強化核心肌群,為脊柱提供額外支持。然而,某些運動動作可能對脊柱造成傷害,應避免,如負重深蹲、仰臥起坐和下腰練習,因為這些動作可能給脊柱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和損傷。

圖6 腰背部鍛煉方法示意圖

腰背部鍛煉方法示意圖

對於青少年而言,書包是主要的外部負重因素。

首先,書包重量不應超過學生體重的10%,以防止過重負擔對脊柱造成壓迫。

其次,建議使用雙肩背包,以分散重量,減輕對脊柱的壓力。

最后,書本的擺放應遵循“重物靠近背部”的原則,即將較重的書本置於靠近背部的位置,以保持書包平衡,避免脊柱扭曲和側彎。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研究顯示,持續腰痛會增加青少年焦慮和抑郁情緒的發生率。因此,心理康復同樣重要。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骨科 范天奇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