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青海省科技獎勵大會舉行

科技日報西寧5月20日電 (實習記者張添福 記者王菲)20日,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包括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1名、科學技術合作獎3名、自然科學獎4項、技術發明獎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30項。
“板凳甘坐十年冷,此身常念黎民艱。”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得主、青海大學研究員李潤杰感慨道,從青絲到華發,擔當奉獻是科技工作者的神聖使命。
扎根高原36年,李潤杰以水為主線,開展水土資源利用、水資源配置、生態水文、水土保持等研究工作,為保護“中華水塔”作出重大貢獻。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及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黃越輝、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李威,獲得科學技術合作獎。
“科研工作需站在國際前沿的高度,去解決領域內的重大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元合說。其團隊憑借“全球變化背景下高寒草地生態系統碳氮磷交互作用研究”摘得2024年度青海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通過10余年積累,該團隊在高寒草地碳氮磷循環領域所取得的成績,促進了我國草地生態學和全球變化生態學科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中,32項由省內外、中國科學院系統單位合作完成,佔比達84%。“這反映出隨著科技合作機制不斷深化,科技資源和創新力量向我省有序流動,開放合作、共贏發展已成為我省科技創新的鮮明特征。”青海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永祥表示。
“七年磨一劍,終得榮耀歸。”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陳春萌團隊憑借“支撐大型新能源基地穩定外送的關鍵裝備及協調控制技術”獲得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陳永祥介紹,本次獎勵創新導向更加聚焦,授獎項目關注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推廣應用前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