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首顆大型湖泊生態環境監測遙感衛星入軌

2025年05月19日08:0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科技日報訊 (記者魏依晨 通訊員舒越)5月17日,江西省首顆自主發射的生態環境監測衛星“南昌航空一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作為全國首顆專門針對大型湖泊生態環境監測設計的遙感衛星,其成功發射標志著江西省在空天信息技術應用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南昌航空一號”由南昌航空大學攜手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研制而成。其精准聚焦鄱陽湖、贛江流域等重點水域的生態環境治理難題,為生態環境監測開啟了全新的“天眼守護”模式。

針對鄱陽湖水域面積季節性變化顯著、水環境因子監測需求迫切等現實情況,該衛星創新性地採用了多光譜與SAR遙感融合技術,通過定制化的光譜段選擇以及快速成像任務響應系統,能夠精准獲取葉綠素a濃度、懸浮物分布、污染指數等多項關鍵數據。南昌航空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涂新滿介紹,與傳統監測手段相比,該衛星在時效性和覆蓋面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其搭載的異軌多源數據智能處理系統,具備水面面積動態測算、藻類生物量評估等17項核心指標的一體化分析能力,為水域生態環境全面監測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介紹,“南昌航空一號”的成功發射,實現三大技術創新,填補了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空白,包括創新搭建起針對鄱陽湖流域的多光譜—SAR聯合反演模型、創新構建了鄱陽湖流域“水—陸—空”立體化監測體系、創新開發了省級衛星數據政務治理平台。其中,省級衛星數據政務治理平台的搭建,將有助於提高衛星數據在政務領域的應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動衛星數據更好地服務於政府決策和管理。

該衛星的發射和應用,將構建起一個覆蓋環保、水利、農業等八大領域的遙感大數據服務體系。“隨著該衛星進入業務化運行階段,其數據產品將逐步實現開放共享。”涂新滿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