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南極布放浮標需要幾步?

2025年05月06日07:55 | 來源:央視新聞
小字號

近日,科考隊員在南極羅斯海進行了首個秋冬聯合航次科考。在秋天的南極,各個領域都存在大量的未知,這次考察隊的隊員們在南大洋各類海域,布放了大量浮標,這些浮標做什麼用?

總台央視記者 王楠:在秋天的南極進行大洋科考,對船上的所有人來說,都是一項全新的嘗試。在艉甲板,來自中外的科學家們正在嘗試布放冰浪浮標。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的周朦和澳大利亞年輕科學家瑪塔結成“老少組合”,進入吊籠,要去冰面上布放浮標。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合航次隊員 瑪塔·斯坦特拉:這個浮標是測量冰顛簸的加速度、運動,還有冰和浪之間的關系。我們希望實驗可以延續到今年年底,一直到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會研究整個冬天大氣和海洋對冰的形成的過程。

絞車把吊籠平穩放在了目標海冰上,周朦和瑪塔互相配合,很快把兩個浮標固定在了冰面上。周朦說,這個浮標能通過測量冰顛簸的加速度,測量冰漂流的運動特性,從而研究海浪和海冰如何相互作用。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合航次首席科學家顧問 周朦:如果沒有浪,冰就結成一塊了,有浪有風以后,它就會開裂,會漂動,相對來說它容易融化。陽光也可以透過冰到海水裡面去,促進冰和海相間的時候,海水裡面的初級生產力,促進生態系統。

而在這片海域上,漂浮著很多的蓮葉冰,一朵一朵仿佛盛開在海面上。這次瑪塔要布放的就是蓮葉冰浮標。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合航次隊員 瑪塔·斯坦特拉:蓮葉冰浮標是一種新型浮標,這是我們第一次布放,我們希望能獲取一些數據。大部分是位置信息,能夠通過衛星盡可能長時間對它們進行追蹤,幫助我們理解整個季節當中,蓮葉冰發展的不同階段的動力過程。目前這個季節是海冰生長季,在未來幾個月,冬季到來時,海冰動力過程會發生很大變化。

不僅是和海冰相關的各類浮標,在相對開闊的水域,海浪漂流浮標也在布放中。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合航次隊員 黃禾:咱們這個標主要是測海水一個流速,即拋式的,不需要回收的浮標,數據也是靠衛星返回到國內。驗証我們自主研發的裝備,再一個就是看數據的可靠性。

蔡永慶是海冰組組長,這次他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和中外隊友一起布放海洋表層漂流浮標、海冰漂浮浮標、浪-冰浮標等五種浮標,這些浮標將用於監測表層海水流速、海冰運動以及與海浪的相互作用等。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合航次隊員 蔡永慶:海冰是我們地球系統組成的關鍵部分,對我們地球的能量平衡,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它以高反照率將大量的太陽輻射返回太空,會有效降低極地的升溫。另外一個方面,它作為大氣與海洋一個天然的屏障,可以調控它們之間的熱交換,從而影響大洋環流和地球氣候系統。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