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領域取得新突破——
全球首艘“綠色帶貨王”交付

又一艘中國制造綠色“海上巨無霸”交付!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為法國達飛集團建造的全球首艘、世界最大24000TEU級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達飛 塞納河”(CMA CGM SEINE)號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命名交付。這標志著中國在世界超大型雙燃料集裝箱船領域取得新突破,構建起自主研發、設計、建造、配套的先進高效制造體系,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在全球船舶制造業的話語權和競爭力。
滬東中華有關負責人介紹,“達飛 塞納河”號是繼成功建造23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之后,滬東中華為法國達飛集團量身打造的全球最新款“綠色帶貨王”和“海上巨無霸”。該型船總長399米,型寬61.3米,型深33.5米,設計吃水14.5米,可承載22萬噸貨物,一次裝下23876個集裝箱,可運載2200個標准冷藏集裝箱,最大堆箱層數達24層,相當於25層樓高度。
相較之前,“達飛 塞納河”號裝載能力進一步提高,實現多裝載764個標准集裝箱﹔油氣損耗進一步降低,能效指數(EEDI)提前滿足了國際規范第三階段要求﹔滿足新生效的SOLAS規范,在貨艙內安裝大艙進水報警系統,確保貨物運輸安全﹔安全性能全面提升,在甲板配備移動水炮,在機艙棚和上層建筑頂部新增超長水炮,貨艙配備水浸沒和水噴淋系統,能夠全方位應對火災風險﹔房艙布置調整優化,全船房艙採用高隔音門和高隔音地板等降噪措施,為船員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空間。
“達飛 塞納河”號的成功交付,是一季度中國造船市場持續繁榮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6.6%,營收利潤率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民品產業新接合同金額同比增長13.7%。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國際市場份額位居全球造船集團第一位。
截至3月31日,中國船舶累計手持民品船舶訂單333艘、2563萬載重噸、2250億元。其中,集裝箱船、油輪、VLEC、汽車運輸船、多用途船、自卸船等細分船型訂單數量均居全球前列,彰顯了中國船舶在全球船舶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船舶制造智能化、綠色化,在此次交付的“達飛 塞納河”號上也有所體現。
滬東中華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全球最大雙燃料集裝箱船,“達飛 塞納河”號最大特色是擁有一顆獨一無二的“綠色心臟”——18600立方米的MARK Ⅲ薄膜式燃料艙,其所裝載的LNG可為船舶提供單個航次近2萬海裡的“綠色動力”。同時,採用LNG動力設計,能滿足全球最嚴苛的排放要求。與同型燃油箱船相比,該船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20%,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高達85%,顆粒物、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9%,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按照計劃,滬東中華今年還將交付3艘大型、超大型箱船。”滬東中華有關負責人介紹,包括“達飛 塞納河”號在內,滬東中華已為達飛集團交付17艘箱船,其中12艘是雙燃料動力箱船。在“達飛 塞納河”號建造中,滬東中華全面實施精益管理,全力推動數字化建造新工藝,出塢完整性、氣體加注周期、建造總周期等方面均創歷史新紀錄,實現了科學策劃、精益建造、提增質效的既定目標,為國際航運市場奉獻了更環保、更高效的新一代海運裝備,對推動全球航運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