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一場視聽技術的迭代演進、一次文化科技融合的全面躍遷、一輪引領產業變革的創新浪潮——

“超高清”正走進千家萬戶

牛夢笛
2025年04月29日07:3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4月25日,為期3天的第三十一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2025)在北京閉幕。本屆展覽會以“廣電視聽更美好——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業態、新服務、新理念,集中展示我國廣電視聽行業在超高清技術領域的突破性成果,著力推進科技創新賦能行業系統性變革。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淑敏在活動開幕致辭中表示:“超高清是全球視頻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對廣電視聽乃至整個互聯網內容升級都意義重大。”同時,廣電總局正聯合工信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及地方政府,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加速超高清技術端到端貫通,明確將2025年定為“超高清發展年”。

重構視聽新體驗

視覺革命背后的硬核創新

1925年,第一台電視機問世,從此人類便開啟了從一方電子屏幕裡看世界的時代。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標清”到“高清”,從老式的CRT電視機到新式的超薄液晶大屏電視機,電視的發展已跨越一個世紀。中國的廣播電視發展雖起步較晚,卻以獨特的速度與路徑追趕世界潮流,完成了從“追趕者”到“並行者”,再到“超越者”的轉變。

從模擬到數字,從單向傳播到互動體驗,廣播電視技術的每次進步都凝聚著人類對新技術的探索應用,以及對優化信息傳輸效率與質量的不懈追求。廣電總局副局長劉建國表示:“電視的發明、發展、演進過程其實就是人類不斷集成當下最先進的技術、追求信息傳遞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過程。對於現實世界的極致還原,提供如臨現場的真實體驗,始終是人類不懈追求的目標。”

中國廣播電視行業正在實現從“看得清”,到“看得精”,再到“看得真”的迭代發展。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常建介紹,“超高清不僅是分辨率的提升,同時還具有高幀率、高動態范圍、寬色域、高量化精度等技術特性,可以從視頻的像素數量、動態流暢度、明暗層次、色彩的豐富度以及色彩和亮度的平滑度等5個維度綜合提升畫面的細膩度,豐富視覺體驗”。

超高分辨率能夠更精細地刻畫紋理、圖案、場景的細節,增強視覺的沉浸感。高幀率能夠捕捉復雜的運動,展現更有動感的視覺效果。高動態范圍能夠強化光影刻畫和氛圍渲染,讓作品更具視覺沖擊力。廣色域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色彩表達手段,真實生動還原自然界色彩。高量化精度能夠更加精細地呈現顏色亮度和顏色數量,提升作品的整體品質。可以說,超高清技術將為視聽作品帶來主觀感受上質的飛躍,將有力提升用戶觀看體驗,賦能精品創作。

平台內容雙向發力

滿足觀眾的觀看需求

在內容生產方面,今年之內全國新拍攝制作的電視劇、紀錄片基本實現超高清化,以超高清審美激發更多內容創新、體驗躍升。在播出方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北京、上海、廣東3地以及江蘇、浙江、山東、湖南、四川、深圳其他6省市超高清衛視主頻道及新媒體客戶端陸續開播,北京衛視超高清頻道已於4月22日正式開播﹔芒果TV、愛奇藝、優酷、騰訊、B站、咪咕6家頭部網絡視聽平台新增超高清節目佔比將超過40%,手機端、電視端均已開通超高清專區﹔有線電視、IPTV將上線超高清頻道回看功能以及超高清點播專區。

北京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蘇介紹,“4K超高清升級絕不僅是技術單方面的革新,而是從內容創作到傳輸播出的系統性變革。我們同步啟動節目內容升級,以超高清視角講述更豐富的故事。”據悉,北京衛視4K頻道在近日開播,通過有線電視和IPTV覆蓋全國近3億家庭用戶,通過新媒體客戶端直達手機電視。網友紛紛評價“連文物紋理都能纖毫畢現”。

今年以來,電視理論節目《文耀中華》以超高清拍攝,通過“演播室訪談+AI短片+動畫”的多模態呈現,賦予主旋律節目科技質感﹔紀錄片《中國官箴(第二季)》運用超高清全流程制作,賦予現存古籍、古物、遺址、非遺新的生命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編務會議成員姜文波介紹:“超高清內容的傳播需要全鏈路協同。我們構建了IP化、輕量化的制播體系,8K節目制作成本較傳統模式降低60%以上。”以咪咕視頻為例,其自主研發的5G+8K轉播車已應用於中超、英超等賽事直播,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林曉青表示:“通過AI球星追蹤和實時數據可視化,觀眾不僅能看清運動員的微表情,還能一鍵獲取跑動距離、射門角度等深度信息,讓觀賽從‘看熱鬧’轉向‘看門道’。”

超高清技術的普及不僅需要前端拍攝技術的突破,還需要播出平台的全鏈條適配。當前,國內主流媒體與網絡視聽平台正以“內容+技術”雙輪驅動,加速4K、8K超高清內容的生產與分發,實現平台內容雙向發力,從而滿足觀眾高質量的觀看需求。

技術賦能促產業升級

實現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產業鏈長、環節多的特性,仍給超高清產業帶來挑戰。內容生產側供給不足、網絡傳輸承載能力待提升、用戶端超高清終端普及率低等問題存在,亟待突破供給與需求間的斷點、堵點。

此次展會啟動的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機頂盒千萬級規模部署,正是破解用戶端痛點的關鍵一步。針對傳統機頂盒“連線多、遙控器多、操作復雜”等難題,廣電總局聯合近80家單位攻關,推出17款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機頂盒,小型化設計、隱藏式連接更美觀﹔搭配可實現“一鍵開關機、一鍵進直播”的通用遙控器,簡化用戶操作。

據悉,新型插入式機頂盒體積縮減80%以上,功耗低至5W,支持即插即用,用戶安裝門檻大幅降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表示,北京正推進“超高清入戶行動”,推進有線電視超高清機頂盒全面置換,“計劃於6月底完成標清機頂盒的置換目標”。

在機頂盒更新換代的同時,國產化進程也在同步加速推進。廣東廣播電視台技術委員會主任李文偉透露,廣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建設中,國產設備應用比例達78%,基礎IT設備實現100%全國產化。

據悉,在四大運營商支持下,今年全國將完成千萬台規模部署,不僅能顯著提升有線電視和IPTV服務品質,更推動電視機、機頂盒等終端設備技術革新,為超高清普及掃除“最后一公裡”障礙。不僅如此,政策與標准也將陸續出台,為超高清的平穩落地“保駕護航”。北京、廣東等地將超高清電視機、激光投影電視納入“以舊換新”政策,通過“國家補一點、國網投一點、省網籌一點”模式降低家庭升級成本。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