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高端鋼軌探傷車投用

科技日報北京4月6日電 (記者何亮)我國鐵路營業裡程突破16萬公裡、高鐵裡程達4.6萬公裡,鋼軌的健康狀態直接關系著鐵路運輸的安全與效率,如何高效、精准地檢測鋼軌傷損是亟待破解的難題。記者6日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鐵路局”)獲悉,由寶雞中車時代自主研發的GTC-80ⅡJ型鋼軌探傷車在成都鐵路局工務大機段正式投用,標志著我國鋼軌檢測技術邁入行業前列。
“過去,高端鋼軌探傷設備長期依賴進口,關鍵技術受制於人。而此次亮相的GTC-80ⅡJ型探傷車,從硬件到軟件均實現國產化,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都鐵路局探傷檢測數據分析中心負責人余建宏說。
GTC-80ⅡJ型鋼軌探傷車車體主要由動力車和檢測車兩部分組成,全車總長44.02米,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20千米/小時,最高持續探傷速度80千米/小時,可實現多角度掃查、動態偏轉聚焦、並行發射接收等功能,檢測靈活性好,掃查覆蓋區域廣。
該車搭載的全自主化探傷檢測系統,集鋼軌探傷、軌道巡檢、輪廓檢測於一體,可在動態運行中精准識別軌頭、軌腰等部位的細微裂紋,為鐵路“檢、養、修”提供精准數據支撐。
“該車主要通過檢測輪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對鋼軌進行無損探傷,車下共裝有6個檢測輪,均勻分布於檢測系統的兩側。6個輪內共安裝有18個探頭晶片、26個超聲波通道,對鋼軌進行全方位高精度檢測。”余建宏告訴記者,針對鋼軌磨耗、車輛“蛇形”運動導致的檢測偏移難題,該車創新採用3D激光軌廓測量技術,結合自適應磨耗補償控制,動態調整探輪位置,即便在R200小半徑曲線或磨耗嚴重區段,也能確保探輪與鋼軌中心線精准對中,誤差控制在毫米級。
“檢測數據支持A/B顯信號同步存儲與回放,搭配鋼軌表面高清圖像自動分析功能,實現‘波形+圖像’雙重驗証,傷損檢出率超85%,能夠大幅降低漏檢風險。”成都鐵路局工務大機段探傷回放工區副工長常斌斌表示,在實際應用中,GTC-80ⅡJ型探傷車展現出卓越性能,具有效率翻倍、精准可靠、安全無憂的優勢和特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