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青年群體更應重視脂肪肝的防治

2025年03月26日08:0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肥胖、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血脂異常等在青少年中發生的問題受到關注。例如脂肪肝患者如得不到及時干預、治療,不良生活習慣沒有被改正,后續很有可能發生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

今年的3月18日是第25個“全國愛肝日”,主題為“中西醫結合,逆轉肝硬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以下簡稱“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王琦在接診時注意到脂肪肝有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多青少年成為脂肪肝患者,前來就診的年輕人變多了。“青年群體更需要重視脂肪肝的防治。”王琦說。

這些生活習慣讓脂肪肝提前造訪

在王琦接診的患者中,30-40歲的人數最多,最小的脂肪肝患者是16歲的高二學生,且脂肪肝非常嚴重。由於孩子很胖,運動沒幾下就氣喘吁吁,家長出於擔心,帶孩子去當地醫院檢查,在肝功能檢查中發現谷丙轉氨酶指標遠超正常范圍,血小板也有異常。

隨后,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北京地壇醫院就診。王琦詢問家長得知,孩子總想吃東西但不愛動,常年喝飲料。經肝臟B超和肝臟彈性測定后發現,孩子的肝臟彈性已經達到了顯著纖維化的程度。“如果不聞不問,照這個速度發展,再過幾年可能就會達到早期肝硬化階段了。”王琦說。

王琦建議,青少年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體重是否超標﹔有沒有不良生活習慣,如經常吃油炸食品、喝高能量飲料﹔如果長時間伏案或熬夜學習,缺少運動,也會導致青少年脂肪肝發病率增加﹔一些看上去不是很胖的孩子,四肢細,腹圍大,也有患脂肪肝的可能。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家庭因素。王琦表示,脂肪肝經常聚集性發病,特別是在一個家庭中的成員。遺傳因素加上生活習慣一致,也會讓一起生活的人容易患同種疾病。“比如這家人就喜歡吃大魚大肉和高糖高油食物,喜歡喝酒,不喜歡運動,喜歡躺在床上玩手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常發現一家人裡爸爸胖,媽媽胖,小孩也胖,都挺個大肚子。”王琦說。

有哪些不適感預示著已經患脂肪肝了?王琦表示,較為常見的有腹部右側肝區的飽脹感,在坐著或站著時肝區有下墜感。還有一部分人會出現食欲下降、疲勞無力,如果再嚴重一些,發病時會惡心嘔吐,腹瀉腹脹,皮膚出現黃疸等。

“出現這些症狀時需要及時檢查,包括抽血化驗和超聲檢查。對於已經出現脂肪肝的青少年,需要提早干預,防止進一步肝臟病變發生。”王琦說,“脂肪肝初期沒有明顯表現,如果平時體檢中不包含B超,可以關注體重指數和抽血檢查中肝功能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水平,后者升高代表著肝臟出現損傷。發現得越早,干預治療效果越好。”

脂肪肝是系統紊亂和疾病狀態的預警器

另一個讓王琦印象深刻的患者是一個28歲的小伙子。他因為脂肪肝來向王琦問診,交流后王琦才知道,小伙子一個多月前因為心梗做了心臟支架,醫生告訴他,他患有重度脂肪肝需要治療。

王琦詢問了他的病史,發現他不僅患有脂肪肝,還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他在IT行業工作,每天基本都在晚起、晚睡、加班,一直坐著不動﹔他工作時還特別喜歡喝奶茶、點外賣,看上去大腹便便。”

小伙子坦言,八九年前他上大學時就已查出重度脂肪肝,但他沒有在意。后期脂肪肝逐步加重,出現了糖尿病的情況,他也沒有很重視。

“如果他在當年查出脂肪肝時就進行干預,不會出現這種多病疊加的狀態。以后,他的身體可能無法支撐他做一定強度和壓力的工作。”王琦說。

王琦強調,脂肪肝是機體能量代謝紊亂的報警器。“當它報警,你就應當知道你的代謝已經有紊亂傾向,也要警惕其他疾病。”

“青少年群體尤其需要關注。如果一個人在少年時期就患有非常嚴重的脂肪肝卻不加干預,成年后可能提前迎來肝臟病變和其他連帶疾病。從最初單純的脂肪肝,到發展成中、晚期肝病或者其他器官相關疾病,時間越長,程度可能越重。”王琦說,“人的代謝能力和運動能力與脂肪肝的逆轉難易程度高度相關,要想取得較好的逆轉效果,越早干預越好。”

避免焦慮,科學尋策逐步逆轉

王琦告訴記者,“患者來了之后我們會查看體型,詢問其生活習慣,對其進行畫像,分類診治。”身體肌肉含量少(肌少症),例如,腹型肥胖的單純性脂肪肝女性患者,與有代謝問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並症的重度脂肪肝男性患者,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王琦表示,前者在臨床上不需要過分干預,隻需改變生活方式﹔后者需要同時進行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治療,在飲食、運動方案基礎上加上藥物治療。

除了生活方式加西藥的干預方式,北京地壇醫院還推薦生活方式加中藥的干預方案,例如代茶飲。中西醫結合中心主任醫師侯藝鑫介紹,“祛濕消脂茶”就適合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且肝功能未見顯著異常的人群。“祛濕消脂茶”含有陳皮、山楂、決明子、薏米等,每日以水泡之,可達祛濕、減脂、提高代謝的功效。

在逆轉和預后階段,王琦強調,核心要義就是少吃多動,循序漸進。

在飲食控制方面,王琦提出“七分飽原則”,可以採用多吃橄欖油、減少精米精面攝入的“地中海飲食模式”。中式飲食可以參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制定營養均衡的食譜,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同時低糖、低脂、高維生素攝入。“沒有什麼絕對不能吃的,關鍵是控制總量。”王琦建議,對於還在長身體的少年兒童,如果患有較為嚴重的脂肪肝,可以去專門的兒科營養科或減肥中心治療,在減重的同時保証身體發育。“如果過分減重,可能孩子就不長了,甚至會導致激素分泌紊亂。”

王琦補充,早餐應吃飽且定時,午餐適量減少,晚餐最遲不超過19時,尤其避免夜間高脂、高碳水飲食。針對維生素補充,他反對過量使用保健品:“維生素E、D和歐米伽3脂肪酸雖然有一定的臨床証據支持,但需遵醫囑,盲目服用保健品或護肝類藥品可能加重肝臟負擔。”

王琦推薦多食用蔬菜水果,如西蘭花、黃瓜、西紅柿。也可以喝蔬菜汁,但要注意水果汁的功效不如蔬菜汁,要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因為水果中的糖分容易積累在肝臟,反而不利於消除脂肪肝。

運動干預方面,王琦給出量化建議:每周150分鐘有氧運動結合抗阻訓練,體重大者可從低強度運動開始,避免久坐。

“曾有患者嘗試極端減肥,一個月暴瘦20斤,結果誘發肝損傷。”王琦提出,減肥速度應控制在每月減重6-8斤,過度減重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和肝纖維化加重。

“為什麼瘦了還得脂肪肝?就是因為繼發營養不良。”王琦表示,肝臟代謝和運輸脂肪的過程需要蛋白質參與,蛋白質短時間、快速的損失很危險,一旦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狀態,人體很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體重增得更猛,加重脂肪肝。

“研究顯示,1年內減重3%-5%可逆轉單純性脂肪肝並改善代謝綜合征,體重下降5%-10%可顯著降低肝功能水平並改善脂肪性肝炎,體重下降10%以上並維持1年可逆轉肝纖維化,這種速度是最恰當的。”王琦說。

“要重視,但不要焦慮。”王琦提出,緊張焦慮和持續抑郁的情緒狀態、為治療情緒服用的精神類藥物,也會影響代謝和食欲,可能使脂肪肝加重或逆轉,所以部分患者還需聯合心理干預。

“脂肪肝並不意味著會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要根據醫生建議科學逆轉。”那名高二學生患者的父母聽從王琦的建議,先幫孩子控制體重,同時注意營養均衡、加大運動量。一個多月后來復查時,孩子的體重已經開始下降,肝功轉氨酶出現逆轉趨勢。

目前,北京地壇醫院也在嘗試進入周邊社區,聯合社區進行居民減重指導和脂肪肝干預。王琦介紹,醫院致力於對就診人員“畫像”精准分層+高效指標篩選,輕症患者在社區慢病診治,重症患者轉診至三甲醫院專科。(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怡蒙 記者 姜蕾)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