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疲憊焦慮、厭學拒學……如何幫孩子擊退“開學綜合征”?

俠克
2025年02月19日07:52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隨著中小學生開學,孩子們告別假期,回歸校園生活。然而,不少孩子在這個過渡階段會遭遇疲憊、焦慮甚至拒學等“開學綜合征”。如何助力孩子平穩度過這一關鍵時期,聽聽專家怎麼說。

北京積水潭醫院心理行為醫學科主任李小鈞說,開學初,孩子可能會出現賴床不起、莫名發脾氣,甚至出現頭痛、腹痛等軀體症狀,這些表現背后往往隱藏著開學焦慮的“信號”。從神經科學角度看,假期鬆弛狀態與開學緊張模式的切換,會引發負責計劃控制的前額葉皮質與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展開“拉鋸戰”。

常見症狀包括睡眠紊亂、入睡困難或嗜睡、食欲減退、頭痛腹痛,情緒上煩躁易怒、情緒低落、過度擔憂,行為上出現拖延作業、沉迷電子產品、拒絕討論開學話題等。專家表示,若相關症狀持續2周以上,或伴隨自傷念頭、驚恐發作等,需及時就醫排查焦慮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李小鈞說,開學心理調適不是一場“速決戰”,而是需要耐心堅持的“耐力賽”。假期紊亂的晝夜節律會打亂褪黑素-皮質醇分泌周期,調整生活作息可採用階梯式早起,即每天比前一天早睡/早起15分鐘,避免“暴力叫醒”,或採用光照調節法,早晨拉開窗帘接受自然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傍晚減少藍光暴露。

另外,在孩子說“不想上學”時,建議家長們先放下說教,採取情緒外化方式,比如讓孩子畫出“開學小怪獸”,通過涂改顏色、添加武器賦予掌控感。或通過認知重塑練習,轉化和消解負面想法。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老師和家長要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引導孩子減少游戲時間,多參與戶外陽光運動,培養多樣化的興趣愛好。同時,要協助孩子制訂合理計劃,做到勞逸結合,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耐心傾聽孩子的困擾,及時給予疏導與鼓勵。若孩子自我調節無效,或症狀持續較長時間,應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