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新科普法,新在哪

2025年01月02日07:4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科普法”)。此次科普法的修訂緊扣時代之需、人民之需,是落實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制度安排的重要法律舉措,既為新時代的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對科普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期望與要求。

新修訂的科普法,內容更加豐富,涵蓋范圍更加廣泛。它拓展了科普內容的廣度與深度,覆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不僅注重前沿科技與重點領域的科普,還兼顧實用性與趣味性,滿足不同群體對科普知識的多樣化需求。同時,明確了全社會的科普責任,鼓勵社會各界,包括學校、科研機構、企業、社會團體等,積極參與科普活動,創作科普作品,形成多元化的科普資源供給體系。

新修訂的科普法,將帶來哪些新變化?

首先,科普資源的可及性將顯著提升。一是強調了科普資源的共享和開放,推動全社會科普資源共建共享。這意味著公眾可更方便地獲取到高質量科普資源。二是推動科普場館、設施建設,擴大覆蓋面,尤其是加強了對基層和農村地區科普設施的投入,使更多公眾能更加便捷地接觸到科普資源。三是鼓勵線上線下科普活動的有機結合,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平台,打破地域限制,讓科技知識觸手可及。四是強化學校、社區等主體的科普功能,鼓勵其組織科普活動、設立科普角,讓受眾在家門口、校園中就能獲取科學知識,使科學觸手可及。

其次,科普活動的公眾參與度將大幅提升。新修訂的科普法規定每年9月為全國科普月,集中、密集開展面向公眾的科普活動,這將有效增強科普活動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同時,鼓勵社會各界,包括學校、科研機構、企業、社會團體等科普主體,廣泛組織或參加各類科普活動,形成全社會關注科學的良好氛圍。這一變化將使科普活動的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貼合不同群體的需求,從而有效提升公眾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再次,科學信息的可靠性進一步增強。新修訂的科普法強調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科學精神,反對和抵制偽科學﹔要求組織和個人提供的科普產品和服務、發布的科普信息應當具有合法性、科學性﹔加強對科普信息的審核監測機制,對偽科學、反科學等信息及時採取措施。這些規定有助於確保公眾接收到的科普信息准確可靠。同時,強調了對虛假科普信息的打擊力度,規定了對傳播范圍廣、社會危害大的虛假錯誤信息,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及時予以澄清和糾正。

最后,特殊群體將獲得更多關注與照顧。新修訂的科普法還特別關注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科普需求。規定開放大學、老年大學、老年科技大學、社區學院等應當普及衛生健康、網絡通信、智能技術、應急安全等知識技能,提升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在信息獲取、識別和應用等方面的能力。這體現了國家對特殊群體的關懷和照顧,使特殊群體也能夠享受到科普帶來的便利和成果。

同時,科普人員的身份認同與職業地位將得到有效提升。新修訂的科普法新增了“科普人員”一章,規定了科普人才培養、志願服務隊伍建設以及科普人員激勵機制等內容﹔面向科普人員的科普評估與激勵機制將更加完善﹔科普人員參與科普培訓和交流的機會將日益增多。

這些變化,對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普主題需緊跟科技前沿。及時反映量子計算、基因編輯、深空探測等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不斷學習鑽研,將高深專業知識“翻譯”成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使公眾認知與科技發展保持同步。推動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的雙向奔赴和同頻共振,同時也努力把科研做成科普,用做科研的態度對待科普。

——科普信息應保証科學性和准確性。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科學精神,反對和抵制偽科學,所傳播的內容必須基於科學事實和証據,確保信息准確無誤且值得信賴。同時還需要維護科普內容的科學權威,通過嚴謹的態度和專業的呈現,提升公眾對科學知識的信任度與接受度。

——科普內容應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科普工作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點進行定制和優化,以提高科普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科普手段與方法要不斷更新升級。面對信息時代的挑戰,科普方式需要注重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科普工作者需要提升自身的數字化素養和技術應用能力,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新科普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傳播渠道。通過智能化手段,更好滿足公眾個性化、多樣化的科普需求,推動科普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作者:王大鵬、曹晶,分別系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后)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