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AI擔任面試官如何揚長避短

陳東
2024年12月11日07:5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隨著人工智能變得日益“聰明”,AI不僅可以用於輔助工作和學習,也可能影響一份工作機會的取得。據媒體報道,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分支機構採用AI面試來優化招聘流程,以提高效率。

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不僅考生面臨網絡不通暢、程序閃退等技術問題,AI也存在提問與應聘崗位無關等讓人困惑的表現。也有考生提出,與AI溝通盡管無需拘束,但也更像自己跟自己講話,有些“尬聊”。

相比通過AI給筆試題判卷,AI擔當面試官無疑更進一步。這是因為面試的情境、對話比筆試答題更充滿變化,AI不僅要提供與崗位相匹配的提問,還要精准識別考生的回答主旨,對考生表現進行合理判別,從而確保招聘公平。

從體驗AI面試的考生的反饋來看,AI面試既有便捷性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因此,用人單位隻有合理發揮AI面試的功能,做到揚長避短,才能讓招聘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篩選出符合需求的年輕人才。

目前,AI面試並不會像真人面試一樣具有顯著的互動性,而通常是循規蹈矩地提問和搜集、處理回答。在一些考生眼裡,AI面試官沒有主觀偏見,不會反駁,也沒什麼壓力,顯得更加公正客觀。當然,AI公正客觀的前提,在於其背后算法程序的客觀,如果算法植入了公司對人才選拔的偏見、刻板印象,AI的公正也就無從談起。

在真人面試過程中,不僅有面試官向考生發問的過程,也有考生向面試官咨詢、反問的過程,這種互動有助於促成雙方的彼此了解。換言之,面試不僅有面試官“考”求職者,也包括著求職者對意向單位的考察。AI面試盡管不再有面試官介入,但也要提供將考生反饋傳達給用人單位的功能,盡可能實現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溝通。

在理想的面試中,面試官不僅要追問一個答案,還要注意挖掘考生的個人特質。在這方面,AI面試官的表現隻能說是差強人意。有應聘者認為,銀行AI面試官能夠帶來新奇的體驗、輕鬆的交流或者短暫的尷尬,但在評估考生的心智成熟度、人格魅力等方面尚有不足。用人單位實際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沒有放棄傳統的人工面試。

當前的AI面試大多是在傳統招聘流程外額外增加了一道環節,考生通過AI面試以后依舊需要參加傳統的群面和單獨面試。這固然減輕了用人單位人工篩選的壓力,卻增添了應聘者求職的各項成本。為了參加AI面試,考生必須提前熟悉軟件操作、准備理想的網絡環境、尋找一個適合面試的地方,在緊張的求職季中,完成這些准備工作難免消耗考生的時間精力。

AI面試帶來的便捷性應當是雙方的。比如,因為面試早上9點開始,報道中一位受訪者為了不打擾室友休息,不得不躡手躡腳地將電腦搬至陽台參加面試。其實,借助AI豐富的題庫,面試時間可以更加靈活寬鬆,讓應聘者從容選擇。

總而言之,不管是由AI擔任面試官,還是真人面試官,堅持對應聘者的尊重,才是一場面試組織是否成功的關鍵。AI也許還不夠聰明,但至少應當做到不那麼“冷冰冰”,盡可能讓考生緩解焦慮、充分表現,是AI面試應當遵循的原則。現實中,有的用人單位在AI面試環節為考生提供兩次作答機會,第一次回答不好還可以繼續作答,就是值得提倡的做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吳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