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考的香港力量
黑暗、高壓、冰冷……深海,一個充滿未知與神秘的世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人類生命的禁區。
“在深海研究領域,中國首台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革命性的窗口。”9月底剛完成2024年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的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邱建文說。
9月24日在首次訪問香港的“深海一號”遠洋科考船上拍攝的“蛟龍號”。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作為首位進入“蛟龍號”的香港科學家,從2013年參加“蛟龍號”試驗性應用階段首個航次,到作為聯合首席科學家參與今年“蛟龍號”的首個國際航次,邱建文為能在中國海洋探索的道路上貢獻香港力量而“深感榮幸”。
合作,釋放潛能
2024年9月底,2024年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結束科考行程。本航次中,中國遠洋科考船“深海一號”上搭載著“蛟龍號”和包括3名香港科學家在內的10余名中外科學家。
“這是首次有外國科學家搭乘‘蛟龍號’開展深海科考,也是內地、香港與國外科學家聯合開展的國際航次,香港科學家團隊在其中承擔了很多工作。”45天裡,邱建文與多國科學家一同探尋西太平洋的深海奧秘。
10月22日,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邱建文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 譚佳銘 攝
下潛探索的海山環境是他此前較少涉足的領域。“團隊中有經驗豐富的海內外專家學者能相互分享經驗。”邱建文說,不同國籍與背景的科學家們一同採集標本、處理樣品、召開研討會,科研氛圍良好,彼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一次採樣中,邱建文將某種此前未曾見過的海綿誤認為垃圾。好在有研究相關領域的西班牙科學家安德魯及時提醒,才讓他沒錯過這些特別的“小東西”。
“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各有所長,合作能讓各方受到啟發,也為日后更多科學研究創造可能。”邱建文希望通過這類國際合作探索活動,讓世界了解中國海洋科學的最新發展,共享中國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
在船上,科學家們根據專業分組和分工,緊鑼密鼓地進行樣品處理工作是常見的場景。
“很多深海生物離開原有環境后,降解速度非常快,所以大家會互相幫忙,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樣品保存和分類。”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博士后研究員張珊說。
10月14日,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博士后研究員張珊接受新華社採訪。新華社記者 譚佳銘 攝
在此航次中,她被安排與兩名外籍女性潛航員相伴搭乘“蛟龍號”潛入1270米的海底進行科考作業。下潛過程中,來自同伴的細心照顧,讓首次參與深潛的張珊倍感溫暖。“海底溫度非常低,她們不僅會提醒我做好御寒措施,貼心地跟我分享經驗,採樣過程中也給了我很多關心和照顧。”
在她們眼中,雖然彼此國籍和背景不同,卻都擁有一顆渴望為海洋可持續發展獻力的心。
成長,拓展視野
本次科考期間,“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18次下潛作業,邱建文參與了其中的兩次任務。說起這位早在2013年就與之結緣的“老友”,邱建文不禁連連稱贊。在他看來,相隔多年,潛水器其他運作條件和機器設備性能都已大幅提升。
“升級后的‘蛟龍號’不僅配備高清攝像設備,採樣工具也從原本的兩個機械手升級成虹吸裝置﹔搭載它的船也從‘向陽紅09’更新為‘深海一號’。”邱建文欣喜地說,新船在行駛中非常安靜,濃重的機油味也消失了。
多年來,6個大項28個小項的技術升級,讓如今的“蛟龍號”性能更強大。“保守估計,此航次至少發現了幾十個新物種,就連目前全球僅存38種的稀有盲龍蝦,這次我們都遇到了2種。”邱建文說。
他感慨道,相較11年前,國家如今無論是科研能力、探測設備、專家團隊建設還是航行的生活條件,都有顯著提升。“我們香港科研工作者也因此有了更多深入海底探索的機會,要珍惜。”
“正是國家載人深潛事業的發展與突破,才讓我這樣的香港科學家有機會暢游深海。”邱建文說。
從2013年隨“蛟龍號”在冷泉區取樣開始,邱建文著手展開了多項關於深海生物多樣性、深海遺傳結構以及群體連通性等課題的研究,在見証中國深潛事業發展與進步的同時,也引領香港青年學者不斷進取開拓。
環保,迫在眉睫
在2024年西太平洋國際航次中,3名來自香港的科學家搭乘“蛟龍號”下潛,研究領域涉及深海生物和海洋化學。
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后王琪,是本航次中香港科學家裡下潛最深的一位,最大下潛深度達到4700米。從事海洋環境化學方向研究的他,此前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實驗室中處理和分析環境樣本。
10月14日,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后王琪在檢驗樣品。新華社記者 譚佳銘 攝
“非常有幸能親眼看到海底的生態系統,更直觀地了解海洋環境。”回憶起當年在“蛟龍號”裡看到的畫面,王琪記憶猶新。“海底的世界很夢幻,遠離塵囂,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
然而,在“蛟龍號”此行的多個潛次中,都發現了不同類型的深海垃圾,這讓他意識到環境保護的緊迫性。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化學品,但一些新型化學品被排放到環境中不會被降解,會隨著洋流逐步遷移到深海。”盡管目前關於新污染物對深海環境影響的研究還十分有限,但嚴酷的現實讓王琪意識到,回實驗室后要更努力高效地做好科研。
張珊曾在下潛過程中看到顏色異常鮮艷的藍色“生物”。“本以為是發現了某個新物種,採集研究后卻發現是塑料垃圾。”提到這些,張珊十分心痛。
“還有些棉麻手套和口罩,這些不屬於海洋的東西,都出現在不該出現的海底,將給海洋生物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在張珊眼中,神秘的深海不是生命的荒漠,應該是屬於多樣生物的天堂。
“我們的努力不僅是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也為了保護那些生活在秘境的陌生生命。”她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