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怪怪的東西掉進耳朵該怎麼辦

外耳道異物為耳鼻喉科急診常見疾病之一。從飛蠅、蜘蛛到植物種子,再到玻璃珠、橡皮擦碎片,臨床中發現的掉進耳朵裡的東西可謂是嘆為觀止。接下來,醫生就來告訴你,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一旦掉進耳朵裡,該如何處理。
小小耳朵眼都能掉進啥?
外耳道異物種類繁多,歸納之,可分為動物性、植物性及非生物性等3類。
動物類:蚊、蠅、蟑螂、飛蛾、螞蟻、蜘蛛等一類可能進入耳道的昆虫等,多在夜間睡覺等情況下偶爾飛入或爬入耳內,在外耳道爬行、騷動而引發各種症狀。
植物類:稻谷、麥子、豆類、玉米、花生、小果核、決明子等種子類及小塊狀的植物杆莖。
非生物類:棉簽、小玻璃球、火柴棒、紙團、橡皮擦碎片、沙粒、鐵屑、小石子、紐扣電池等,常因小兒玩耍時好奇塞入。
“入侵者”帶來的大麻煩
依異物的大小、形狀、位置、種類不同,所表現的症狀不一。小而無刺激性的異物可長期存留而無任何症狀﹔較大的異物則可引起耳痛、耳鳴、聽力下降、反射性咳嗽等﹔活昆虫等動物性異物可在外耳道內爬行而引起劇烈耳痛和耳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鼓膜穿孔﹔植物性異物遇水膨脹后,可引起植物性炎症和刺激或壓迫外耳道,引起脹痛。異物位置越深,症狀一般越明顯,靠近鼓膜的異物可壓迫鼓膜,發生耳鳴、眩暈,甚至引起鼓膜及中耳損傷。
外耳道異物的處理方法
活昆虫等動物性異物。可先滴入甘油或食物油將其淹斃,或用2%丁卡因、70%乙醇或對皮膚無毒性的殺虫劑等滴入,使其麻醉后用鑷子取出或沖洗排出。也可在暗室中,利用昆虫的趨光性,以光亮貼近耳道將昆虫誘出。
圓形光滑的異物或谷物。可用刮匙或者耵聹鉤順著間隙越過異物后方,輕柔地將異物向外取出,或用帶負壓的吸引管將其吸出。
已經泡脹的植物性異物。應先用95%乙醇滴入,使其脫水,縮小后再行取出。對於易碎的異物,也可分次取出。
細小而輕質的異物。可用沖洗法沖出,沖洗時不能正對異物沖洗,避免將異物沖入更深處。
沖洗法禁忌証:合並中耳炎,鼓膜有穿孔者﹔鼓膜被異物損傷穿孔或合並中耳異物者﹔植物性異物(如豆類)遇水易膨脹者﹔尖銳多角的異物﹔石灰等遇水起化學反應者。
當然,以上解決辦法僅供緊急參考,最保險的做法是及時到醫院就診。對於不能配合的幼兒,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取出異物,避免造成二次損傷。
文/李瑤(北京小湯山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