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這5種想法表明你正在消耗自己,快停止!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時候自己會一時沖動做出某些令人懊悔的決定?為什麼有時候自己會莫名其妙地執著於某個想法,總是要經人提醒才發現自己鑽了牛角尖?
其實,我們很多看似“突如其來”的想法,或者“一時沖動”的決定,背后可能都有一些你不知道的心理學效應在推波助瀾,導致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落入無形的思維陷阱。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常見的 5 種思維陷阱背后的心理學效應,以及如何讓我們的決策、情緒和生活方式變得更為理性。
陷阱 1:“我早就知道結果會這樣”
事后諸葛亮,相信我們很多人都當過。當某件事情發生了以后,我們有時候會很自然地蹦出一句“我早就知道會這樣”。
無論是某隻股票大漲、某次考試失利,還是得知某部電視劇的劇情走向,事后回顧時,我們總會覺得這些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你真的每次都事先就知道了嗎?
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為事后偏差(Hindsight Bias),俗稱“事后諸葛亮”,指當人們得知某一事件結果后,夸大原先對這一事件的猜測的傾向。
換句話說,對於一些客觀上不可預見結果的事件,人們會傾向於在事后堅信自己“早就知道結果會這樣”,即表現為一種過度自信的傾向,認為自己一直都有准確的判斷。
除此以外,事后偏差可能還會表現為“記憶扭曲”,即在事后誤以為自己當初就說過會這樣,以及“必然性”,即認為該結果的發生是注定的,但其實事情的發展可能存在不同的走向。
事后偏差是心理學中研究最為廣泛的思維陷阱之一,有大量論文提到了該效應,並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各個行業領域中都得到了驗証。
例如在 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選民認為奧巴馬獲選的可能性為 60%,而在奧巴馬宣布獲選后,同一批選民回顧時,認為奧巴馬獲選的結果在提名的時候就已經很好預測了,並認為當時的獲選概率至少是 80%,這就體現了選民群體中出現的“事后諸葛亮現象”。
但事后偏差也並非不可避免,心理學家提出了兩種有效的規避方法:
1、獲取專業的知識:研究發現,擁有該領域專業知識的專家,往往比外行人更不容易出現“事后諸葛亮”的現象。因此,當我們面臨重要的決策時,可以通過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或者通過自主學習獲取該領域的專業知識,就能更好地避免出現事后偏差。
2、考慮相反的結果:我們可以嘗試在做決策時,問自己“如果結果是相反的,會是什麼情況”。這個策略能夠激活大腦對其他可能性的權衡,避免自己確定了某一個觀點后,大腦就停止了對其他可能性的思考。
陷阱2:“要是有了它,都不敢想我有多快樂”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要是買個最新版的平板,我的學習肯定會突飛猛進!”“要是我的工作也這麼輕鬆,生活該有多幸福。”而現實情況卻是:買了平板更多的是用來娛樂而非學習,即使換了輕鬆的工作反而開始擔憂其他的事情。
這些想法其實體現了一個普遍的現象,我們常常高估某個單一因素對生活整體幸福感的影響,而忽視了其他重要的因素,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焦點錯覺(Focusing Illusion)。
焦點錯覺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們往往會覺得有錢就一定會更加幸福,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在 2006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收入水平高對於生活幸福感的影響程度是比較微弱的,影響更大的因素其實是相對收入和可支配時間。
因為他發現即使國民收入明顯增長了,但是人們的平均主觀幸福感卻沒有相應的提升,但是當我們發現自己比身邊其他人收入更高時,主觀幸福感卻明顯變得更高了。同時,無論收入高低,花更多的時間用於休閑活動,往往能帶來更高的幸福感。這就說明很多時候,對於單一因素的過分重視,容易導致我們高估這一因素對目標和結果的影響。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陷入了“隻要得到了某件東西,生活就會變好”的想法時,試著回顧過去那些曾讓你期待滿滿卻沒有帶來持久幸福的事情,提醒自己不要被短期的願望蒙蔽雙眼。用全面的視角看待生活,才能找到更持久的幸福源泉。
陷阱3:“這麼明顯的錯誤,我怎麼沒有發現”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堅信某種飲食對健康有益,並找到了很多証據,但最后卻發現其實效果甚微甚至有副作用,這才發現自己當初看的文章裡也提到了這些信息,只是自己鬼使神差地忽略了它們。
在心理學中,這種情況可能是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的一種表現,指的是我們傾向於尋找、解釋和記住那些符合我們已有觀點的信息,而忽略或低估與我們觀點相矛盾的証據。這會讓我們在做決策時產生盲區,因為我們選擇性地接受信息,而不是全面評估所有的可能性。
確認偏差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思維陷阱。心理學家認為人類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傾向於將對於社會現實情況的解釋與自身的信念相符,這有利於讓其他人形成共識,也有利於個體預測未來的發展。但是這樣的做法就容易產生確認偏差,導致人們固執己見,缺乏客觀和理性。
所以,在平時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去關注和理解那些與自己觀點不同的意見,尋找相反意見的支持証據,而不是第一反應做出反駁或忽略。其次,在面對比較重要的決策時,可以嘗試“反向思考”,也就是假設自己原有的觀點是錯誤的,然后找出支持這種假設的証據。這一過程能幫助我們打破自我認知的固有框架,避免確認偏差。
陷阱4:“怎麼我每次帶了傘,就不下雨”
你是否聽過這樣的說法:“每次我帶傘,就不會下雨”?或者“我每次主動負責,項目就一定會出問題”?
這些看似很符合直覺的觀點,其實背后可能隱藏著一種思維陷阱:虛假相關效應(Illusory Correlation),指的是當兩件事物頻繁一起出現時,我們往往會錯誤地認為它們之間存在某種因果關系,但這種關聯其實在客觀上並不存在。這個現象可以在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小事裡找到,比如很多人相信客觀事件與自己某個做法有關,我們稱之為“玄學”。
心理學家認為,之所以虛假相關效應會如此普遍,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喜歡尋找事物之間的模式和關聯,當兩件事情多次同時或先后出現時,我們就會自然認為兩者之間有所關聯。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頭腦中自發形成了對於某些事情的因果關系時,可以用一種質疑的態度,考慮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和更復雜的因素,或者是否可能只是巧合,從而避免虛假相關效應帶來的思維陷阱,更理性地看待復雜的問題。
陷阱5:“這也太劃算了,買買買”
假設你現在要買一杯飲料,菜單上給了三種價格的選擇:小杯、中杯和大杯。小杯可能顯得性價比不高,而大杯太貴,於是你會覺得中杯是最合適的選擇。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有沒有可能是商家故意設計成這樣的呢?中杯的價格設計就是為了讓你覺得“物有所值”,而其他選項只是為了“誘導”你覺得中杯更加劃算。
這背后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學現象,叫做誘餌效應(Decoy Effect),指的是當我們在兩個選項之間難以做出選擇時,加入一個“誘餌”選項,即一個看起來更劣質或不劃算的選項,反而會影響我們最終的決策,使我們更傾向於選擇其中一個原本的選項。
商家經常利用這一效應來引導消費者購買他們希望銷售的產品,例如在網購時,同一件商品往往會有很多不同的套餐,如果你仔細計算,可能就會發現有些商品的數量和價格會顯得比較劃算,而其他選項明顯就很不劃算,這就是一種利用誘餌效應而做出的營銷設計。
那麼,如何避免落入誘餌效應的陷阱呢?首先,我們要意識到,更多的選擇並不總意味著更好的決策。其次,我們應該盡量基於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做出選擇,而不是被“更好的選擇”所誘導。
總而言之,思維的偏差是人類認知中的一部分,規避這些陷阱並不意味著要徹底消除它們,承認它們的存在並積極應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這個復雜的世界。在識破這些思維陷阱后,我們不僅可以做出更理性的選擇,也能在生活中體驗到較高的自主性。
所以,下一次當你面對重大決定時,記得停下來反思:你的選擇真的出於理性嗎,還是某個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著你?
作者: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陳宇峰
審核:四川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楊小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