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大暑正伏天,養生重在防暑養心健脾

田曉航
2024年07月22日07:3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7月22日將迎來大暑節氣。中醫專家提示,這一時節正值“中伏”前后,通常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熱的時期,養生尤需注重防暑和養心健脾。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山西醫院副院長李聖耀說,高溫暑濕環境下人體易發疾病,老人及體虛者應格外注意防范中暑。當出現全身乏力、頭暈胸悶、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惡心等症狀時,宜及時去醫院就診。

“暑濕天氣還易傷心脾。”李聖耀介紹,若心火旺盛,人容易出現心煩、失眠、口渴、便秘、尿黃、面紅、口舌生瘡等症狀﹔而脾虛濕阻,會使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若還貪食寒涼,則易導致感冒、腹痛、腹瀉等。

大暑伏天裡,人們可以從飲食、運動、起居、情緒等多方面調養身心,預防疾病。

李聖耀介紹,這一時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重在補氣健脾、消暑生津,多食粥、湯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可選用綠豆、黃瓜、苦瓜、鮮藕、西瓜、薏米等食材﹔足量飲水,可適量飲用酸梅湯、檸檬水、綠茶等,但飲品不宜太涼,以免脾胃受損,也不宜太甜,以免內生痰濕。

此外,可於早晨或傍晚選擇散步、太極拳、廣播體操等運動鍛煉身體,每周5天、每次半小時,微微出汗即可﹔堅持夜臥早起、午睡半小時,睡覺時避免涼風直吹,空調溫度不低於26℃。

天氣酷熱,人們還易出現心煩易怒、無精打採、心神俱疲等情形,即“精神中暑”。專家介紹,此時宜保持心境平和,切忌大喜大怒﹔聽音樂、冥想、讀書等活動有助於調和情緒,飲用玫瑰花、佛手、茯苓、淡竹葉、蓮子心組成的代茶飲亦有幫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