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瘦並不意味著長壽?專家:警惕疾病惹上身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意思是說對於老年人,瘦比胖相對健康,一些常見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要低,但是我們提倡的是健康的瘦,如果短期內體重明顯下降,需要警惕疾病惹上身。
什麼是消瘦?
消瘦一般是指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體內脂肪和蛋白質含量下降,體重低於正常低限的一種狀態,通常認為體重低於標准體重的10%以上可以診斷為消瘦,也有人主張體重低於標准體重的10%為低體重,低於標准體重的20%為消瘦。
目前國內外多採用體重指數(BMI)來定義消瘦,BMI的計算公式為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當BMI低於18.5kg/m2為消瘦。通常情況下,我們講的消瘦是指短期內明顯的體重進行性下降,可以通過自己或家人朋友的觀察,發現衣服、皮帶忽然變得寬鬆,或是皮膚忽然變得鬆弛,面部骨骼變得突出等來發現。
消瘦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我們知道維持正常的體重,需要合理規律的飲食能量攝入、正常的消化吸收及代謝功能,一旦其中某個環節出現障礙,都可以影響我們的正常體重,導致消瘦。
總的來說,在攝入和消耗之間達到平衡了,才能維持正常體重,一旦出現“入不敷出”,體重就會下降。
1、食物攝入不足
營養物質主要包括三大類,即糖、蛋白質、脂肪,各種原因導致的三大營養物質攝入減少,均可出現消瘦,包括愛美人士主觀的節食減肥、一些導致進食或吞咽障礙的疾病(比如口腔潰瘍、食管良惡性腫瘤、腦血管意外等)、神經性厭食、引起食欲下降的疾病(比如急慢性胃炎、胃潰瘍、急慢性感染、臟器的衰竭、惡性腫瘤等)。
2、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有的人說,我明明胃口食量都很好,但是體重還是會出現下降,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機體不能好好吸收利用這些營養要素,諸多疾病可以影響消化吸收功能,以消化系統本身的疾病引起者多見,比如消化性潰瘍、炎症性腸病、消化道腫瘤、肝膽胰腺疾病,除此之外,一些內分泌代謝疾病也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3、機體消耗增多
如果我們每天正常飲食攝入,同時身體能夠好好的消化吸收營養,是不是就意味著體重會保持穩定,而不出現消瘦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些特殊情況下,我們機體耗能增加,同樣的營養攝入體重仍然下降,比如生理性情況下的青少年生長發育所需、妊娠及哺乳期、創傷及術后恢復期等,同時一些病理性的情況,比如甲亢、惡性腫瘤、長時間不明原因發熱等會增加機體消耗,此時需要增加營養攝入來維持正常的體重。
老年人消瘦常見的病因有哪些?
1、惡性腫瘤
老年人是惡性腫瘤高發人群,當老年人忽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首先需要排除惡性腫瘤,不管是消化系統腫瘤還是其他部位的腫瘤,都可以引起體重下降,因為腫瘤的生長需要消化機體的能量,且往往腫瘤患者都合並有食欲的下降、機體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2、糖尿病
糖尿病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而在老年人往往不表現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他們可以僅僅表現為消瘦,有的甚至是以一些糖尿病急慢性並發症來就診,比如視物模糊、四肢麻木、泡沫尿、心絞痛、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急性感染等。需要進一步完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功能以及相關並發症的評估。
3、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亢也是老年人常見代謝性疾病,表現為大脖子、消瘦、容易激動、脾氣變暴躁、心慌手抖、突眼。如上所述,我們老年人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往往症狀並不典型,可以沒有甲狀腺腫大、突眼等體征。需要進一步完善甲狀腺功能、甲狀腺超聲等檢測。
4、結核病
老年人往往合並多種慢性病,機體免疫力低下,更易遭受病原菌的侵犯,而結核病多以慢性消耗為表現。除了體重下降,還可以有午后低熱、盜汗等,除了我們聽得最多的肺結核,還有腸結核、骨結核、淋巴結結核等肺外結核,相應的可以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腹痛、腹瀉、便秘、關節痛、淋巴結腫大等。需要進一步完善結核菌素試驗、T-SPOT、相關部位的影像學等檢查。
老年人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規律的作息。一旦出現短期內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往往預示著罹患某種疾病可能,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醫師徐仲卿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