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澄清新冠病毒13個不實之說:吃大蒜無保護作用

2020年02月18日14:51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世衛組織澄清新冠病毒13個不實之說:吃大蒜無保護作用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4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揭穿了新冠肺炎疫情13個最離譜荒誕的說法。盡管一些虛假的“治療方法”並無害處,但其他一些療法則具有潛在危險性。

  1.干手器不能殺死冠狀病毒

  單靠干手器無法殺死冠狀病毒。最重要的是,人們應該重點保持手部清潔。

  有傳言稱,用干手器的熱空氣吹30秒鐘,就能清除冠狀病毒在手上的任何蹤跡。

  世衛組織說:“為保護你不受新冠病毒侵襲,應該經常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潔雙手,或用肥皂和水洗手。應該在清潔雙手后用紙巾或能吹出熱風的干手器把手徹底吹干。”

  2.紫外線燈無法為皮膚消毒

  紫外線燈無法為皮膚消毒。世衛組織警告說,它們反而可能刺激皮膚。

  長期來看,紫外線輻射會破壞細胞中的DNA,進而可能引發癌症。正是出於這一原因,建議不要使用日晒床。

  醫院和實驗室經常使用紫外線燈滅菌,但從不在人員周邊使用。

  3.吃大蒜沒有保護作用

  世衛組織說,大蒜是一種健康食品,可能具有某些抗菌性能。不過,從目前的疫情來看,沒有証據表明吃大蒜能保護人們免受新冠病毒侵襲。

  網上一個帖子此前聲稱煮開的大蒜水可以治愈新冠肺炎,隨后該帖被瘋狂轉發。

  4.芝麻油不能阻止新冠病毒進入人體

  報道稱,與流行的傳言相反,往皮膚上抹芝麻油不會阻止新冠病毒進入人體。

  世衛組織說:“不。芝麻油無法殺死新冠病毒。”

  這是因為,病毒傳播被認為發生在感染者打噴嚏、飛沫微粒落到其他人口鼻中,或者其他人從空氣中吸入這些微粒時。

  5.在身上噴酒精或含氯消毒劑不會清除體內的新冠病毒

  一旦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內,在皮膚上噴洒酒精和含氯消毒劑等物質毫無用處。

  目前尚不清楚,人們是否會因為觸摸含有新冠病毒的表面或物體、隨后再觸摸自己的口鼻眼而感染該病毒。

  但根據世衛組織的說法,通常情況下,一些強大的化學消毒劑可以殺死各種表面上的冠狀病毒。這些消毒劑包括漂白劑和含氯消毒劑。

  不過這些消毒劑不應該用於皮膚,因為這很危險。它們可能對黏膜有害。

  世衛組織說:“要注意到,酒精和含氯消毒劑均可用於給物體表面消毒,但需要根據恰當建議進行使用。”

  6.熱掃描儀無法一個不漏地檢出感染者

  全球機場和火車站都在使用熱掃描儀。熱掃描儀能檢測出發燒者。

  世衛組織說:“不過,它們無法檢測出已感染病毒但尚未發病的人。”

  被感染者可能在兩到十天后才會發病和發燒。有些人在被感染14天后才發病。

  7.來自中國的信件和包裹不攜帶冠狀病毒

  世衛組織說,收取來自中國的包裹是安全的。分析表明,新冠病毒在物體上存活時間不太長。

  在全世界處於疫情暴發早期時,人們問及新冠病毒究竟如何傳播以及它是否可以通過包裹傳播。

  報道指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該病毒可通過包裹傳播。

  8.寵物不會染上冠狀病毒

  報道稱,目前尚無証據表明寵物可以感染冠狀病毒。

  一些中國人給他們的貓咪制作了臨時口罩,擔心自己的貓會感染這種致命病毒。

  世衛組織說,這樣的措施毫無必要。

  該機構說:“與寵物接觸后用肥皂和水洗手一直是個有益觀點。這可以保護你免受大腸杆菌和沙門氏菌等各種常見細菌侵害,這些細菌可以在寵物和人之間傳播。”

  9.預防肺炎的疫苗無法抵御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疫苗仍在研制中,研制工作不太可能及時完成從而遏制當前疫情。

  在世衛組織的支持下,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競相研制藥物。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貝勒大學說,它們正利用從“非典”疫情獲得的信息,基於對冠狀病毒的總體認識來著手研制疫苗。

  但是,“制藥技術”網站說,研制工作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

  肺炎(新冠病毒可引發肺炎)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肺炎無效。

  10.鹽水噴鼻劑無法保護你

  世衛組織說,沒有証據表明定期用鹽水沖洗鼻子能保護人們不感染新冠病毒。

  11.漱口水無法提供保護

  漱口水無法保護你不感染新冠病毒。

  某些漱口水可以清除你口中唾液裡的某些細菌,但效果隻能維持幾分鐘。

  世衛組織說:“這並不意味著它們能保護你免受新冠病毒感染。”

  12.年輕人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年輕人也面臨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盡管有例証顯示老年人更易受病毒侵襲。

  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年齡段的人都要採取措施保護自己免受這種病毒的感染,例如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和呼吸道衛生。

  13.抗生素無法治療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是一種病毒,因此抗生素不應作為預防或治療手段。抗生素隻對細菌感染有效。

  截至目前,尚無專門藥物可預防或治療這種新冠病毒。

  一些特定治療方法正在測試中,並將通過臨床試驗進行檢驗。

(責編:趙亮、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