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 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

2020年02月05日15:15  來源:健康中國
 
原標題:疫情當前,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附全國心理援助熱線)

 

國家衛生健康委2月3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網絡在線、電話熱線等社會心理服務有關情況。我們總結了一份心理健康指南,送給有需要的你!

一、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確診的擔心病情嚴重,無法治愈,疑似的擔心自己會被確診,怎麼辦?

1.增加對自身狀態的理解度。現在很多的反應是對突發事件的正常反應,要認識到每個人在經歷重大負性事件后都會有一些焦慮、擔心等負性情緒,這些是正常反應,接納並允許自己有這些情緒,並適度宣泄情緒。

2.保持穩定狀態。維持穩定的心理狀態有助於減輕壓力。穩定的心理狀態可以通過一些穩定化技術實現,比如深呼吸放鬆、音樂放鬆、冥想等訓練。

3.採納積極的應對措施。根據國際心理援助准則,採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包括獲取良好的社會支持,與信任的人如家人、朋友電話、網絡交流和溝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或者能有愉悅感的事情。

二、密切接觸者

擔心自己受到感染,怎麼辦?

1.關注積極信息,特別是疫情防控進展的積極信息。

2.關注自我防護和應對壓力的科學知識,掌握調整情緒狀態和行為的科學方法。

3.增強信心,讓積極信息和科學知識發揮作用,認真配合社區和疾控部門的工作。

三、一線工作人員

如果心理負荷達到極限,怎麼辦?

1.合理為這些人群設置工作持續時間,適當輪休,在他們工作之余的休息場所,能夠播放一些輕音樂,讓他們能夠在休息時得到最快的、最好的放鬆。

2.掌握一些宣泄負面情緒的方式方法,比如痛痛快快地找一個沒人的地方,自己好好哭一場。比如花幾分鐘的時間做一些拳擊性的運動。還可以去做一些語音聊天,找自己特別想聊的人說說話。

3.積極地做一些方便的運動,比如室內的運動,打太極拳、舉重、仰臥起坐等等。

4.第一時間或者定期與家人溝通交流。要知道,對一個人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支持,最重要的是來自於家人,來自於親人,所以這時候我們多忙多累都需要和家人積極保持聯系。

四、宅在家中的人

如果出現煩躁恐慌等情緒怎麼辦?

1.制定一個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要保証規律的飲食和睡眠。

2.鑽研一件事情。看書、聽音樂、寫字、學習一項新技能等,並且享受這個過程。

3.找到一種支持。來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會支持。認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務和聊天。聊天的主題可以豐富一些,不要隻聊疫情。沒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過電話、視頻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系。

4.進行一項鍛煉。心情煩躁時,做一遍八段錦或自己喜歡的室內運動。

5.思考一些體驗。思考自己可以從這段經歷中獲得什麼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五、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總懷疑自己感染病毒怎麼辦?

三大調整原則:一是全面觀察自己的情況﹔二是用心傾聽主流的聲音﹔三是保持與家人及外界的聯系。具體做法如下:

1.每天適度關注疫情和了解防護知識,最好安排在每天固定時間。

2.每天固定時間測量體溫。

3.調整生活狀態,按日常生活規律生活,注意吃好睡好作息規律。

4.找到信賴的家人、朋友聊天,通過微信、電話、網絡聯系。

5.放鬆訓練。如果感到不能放鬆做一做深呼吸、跟著音樂活動身體、做一些平時可以使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保持身體健康,利用這次待在家中的空閑時間做自己原來沒時間做的事情:如讀本小說、追部好劇等。

6.如發現自己發熱應及時就醫。

來源:中國政府網

 

 

 

(責編:趙亮、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