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贊·2019科普中國”十大科普自媒體入圍名單來了

2019年12月16日18:04  來源:新華網
 

由中國科協主辦,新華網承辦的“典贊·2019科普中國”活動將於12月17日在京舉辦。“典贊·科普中國”活動樹立了良好的科學傳播標杆,激發了公眾參與科普活動的熱情,提升了社會各界對科普工作的關注度。尤其是每年一度的各大科普獎項,更是對科普工作者的激勵。

在今年入圍的20個科普自媒體中,除了具有專業科研機構、學會背景的自媒體,以民營機構和以個人為主體的自媒體也佔有一定比例。它們各有什麼特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十大科普自媒體入圍名單(根據首字筆畫排序)

1. 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bilibili賬號

簡介:“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在bilibili開設的官方賬號,主要面向青少年傳播科學內容。賬號運營團隊由物理所一線科研人員組成,他們堅持每周固定時間在實驗室進行科普直播。此外,還有科普文章、短視頻、直播等形式。

2. 小大夫漫畫——微信公眾號

簡介:小大夫漫畫微信公眾號創立於2016年3月,以漫畫科普為創作形式,讓廣大基層醫生能夠通過大專家撰寫的科普內容,引導患者,增進醫患互信。2018年2月起,“小大夫漫畫”加入了熊貓醫學科普聯盟,以熊貓醫學科普聯盟名義發表的文章,確保內容科學性。公眾號建立以來,創作內容獲得合作醫院、專家的好評。截至2019年11月,“小大夫漫畫”累計粉絲66萬,原創文章1538篇,單篇平均閱讀量超6萬,單篇最高閱讀量達251萬,累計閱讀量1億。

3. 小豆苗——APP

簡介:小豆苗APP擁有2200萬注冊用戶,設有媽媽課堂、問醫生、專家講座等版塊。該平台通過有趣易懂的形式將疫苗知識制作成系列科普動畫,為家長解疑釋惑,累計閱讀量超過2.3億人次。

4. 王爽_宇宙奧德賽——新浪微博

簡介:2017年7月,中山大學副教授王爽開通了名為“王爽_宇宙奧德賽”的新浪微博賬號,以#宇宙奧德賽#為話題發布原創天文科普文章。截至2019年11月,已有近200萬粉絲,累計閱讀量超過6億人次,其中閱讀量100萬+的微博超百篇,閱讀量1000萬+的微博2篇。2019年4月10日發布的原創黑洞科普文章《人類認知和發現黑洞的過程中有著怎樣漫長而曲折的故事》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超1600萬。

5. 中央氣象台——新浪微博

簡介:2011年3月,中央氣象台微博帳號正式開通,多年來,中央氣象台一直活躍在科學普及氣象信息一線,憑借著自身的影響力,正確引導輿論,科學破除謠言。發布內容既忠於氣象信息的嚴謹性,又兼顧了新媒體平台的多樣性,樹立了良好的氣象新媒體形象,被粉絲親切稱呼為“萌台”。截至2019年11月,該賬號發布了2.4萬余條內容,原創比例超過三分之二,累計粉絲數133余萬人,日活粉絲量10萬,微博日閱讀量超過400萬,單條微博最高閱讀量超過2000萬,最高轉發評論點贊數量超過20萬,單條微博影響力最高覆蓋人群達3.3億。除日常向公眾發布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外,還經常開展新媒體氣象科普活動,撰寫並發表了多篇影響力較大的科普文章。中央氣象台新浪微博分別在2012年和2013年度獲得“中國優秀政務微博”獎,自2014年起連續5年入選“十大氣象微博”,2017年獲得十佳政務優秀服務獎、最具影響力政務一點號。

6. 中國天氣網——微信公眾號

簡介:中國天氣網微信公眾號是中國氣象局公眾服務門戶網站中國天氣網的微信服務訂閱號,創建於2013年,截至2019年11月,超115萬粉絲訂閱,已創作2800篇原創科普內容,其中數據可視化科普視頻《30秒展現中國66年的氣溫變化歷程》在波恩聯合國氣候大會邊會上播放,吸引全球關注目光。賬號熱點推文,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等轉載引用。賬號創作團隊擅長發掘公眾最關心的天氣話題,形成了重大天氣氣候事件解讀、公眾生活預警科普、社會熱點趣味科普三種科普創作與傳播模式。

7. 中國國家天文——新浪微博

簡介:“中國國家天文”微博號已創辦7年,截至2019年11月,粉絲數超200萬,單條內容閱讀量平均在3萬以上,每天推送5條以上內容,其中原創內容超過三分之二。微博還推送國內外天文學前沿進展、天文攝影類作品及紙刊原創性內容。

8. 中國科技館——快手號

簡介:中國科技館快手號創建於2019年,截至2019年11月,發布原創視頻56部,粉絲數超過49萬,視頻播放量超過6000萬人次,點贊數超過150萬。此外,還策劃推出了多場現象級科普活動,其中圍繞“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開展的“科學大表白”短視頻活動,活動內容播放量超過1億人次﹔圍繞“全國科普日”聯合全國七家科技館策劃推出的“全民愛科學”大型科普活動中,“全民發明大獎賽”線上活動推出僅一個月閱讀量超過1億人次。

9. 中國科普博覽——抖音號

簡介:“中國科普博覽”抖音號,自2018年7月開通以來,致力於匯聚和傳播中科院內外高端、前沿、特色科學資源,用小視頻的方式專注科學正能量的傳播。作為國家科普信息化融合創作與傳播微生態系統的媒體矩陣旗艦媒體,“中國科普博覽”抖音號以優質原創內容和趣味的抖音方式,結合重大科技事件、生活熱點等話題,開展科學解讀,傳播科學的聲音。目前抖音號粉絲量46.9萬,共發布抖音作品68個,原創率100%,所發作品累計點贊量66.9萬,累計瀏覽量4308萬。作品《電梯會掉下來嗎?看看吧,這才是掉下去!》瀏覽量超過1819萬,作品《當射電望遠鏡遇見“種族天賦”》以抖音APP全網開屏的形式,面向抖音用戶全面推薦。

10. 中國科普博覽——新浪微博

簡介:中國科普博覽微博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創辦, 2015年以來,作為國家科普信息化融合創作與傳播微生態系統的媒體矩陣旗艦媒體,中國科普博覽聯動120多個社會化媒體渠道整合的矩陣式科學傳播體系,以優質的原創內容及時、高效開展前沿和熱點的科學解讀,積極參與和發起話題。目前,賬號粉絲量307萬。截至2019年11月,賬號發布微博1300條,閱讀量超2億,轉評贊26萬余次。2019年,賬號發布的“嫦娥四號探月”“天宮二號再入大氣層”“2019年諾貝爾獎”“垃圾分類”“世界第一張黑洞照片”“科技報國70年”等諸多話題和作品,獲得包括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環球時報、共青團中央、紫光閣、頭條新聞等諸多媒體大V轉發。其中,2019年4月,主持的微博話題#世界第一張黑洞照片#閱讀量達到7.9億,討論30.8萬。

11. 中國科普博覽——快手號

簡介:“中國科普博覽”快手號,自2018年11月開通以來,致力於匯聚和傳播中科院內外高端、前沿、特色科學資源,用小視頻的方式專注科學正能量的傳播。作為國家科普信息化融合創作與傳播微生態系統的媒體矩陣旗艦媒體,“中國科普博覽”快手號以優質原創內容和趣味的小視頻方式,結合重大科技事件、生活熱點等話題,開展科學解讀,傳播科學聲音。賬號目前粉絲量29萬,發布快手作品60個,原創率100%,所發作品累計點贊量198萬,累計瀏覽量5215萬,其中作品《全世界的望遠鏡團結起來,拍了這張黑洞照片!》瀏覽量超過658萬,針對鼠疫創作的辟謠小視頻瀏覽量超過325萬。

12. 中國消防——新浪微博

簡介:中國消防微博賬號創建於2013年,以傳遞消防科學知識為理念,主要發布突發事件消防救援、消防業務、消防科普知識、消防員的生活等內容,使公眾在幽默風趣的內容中學習消防科學知識、掌握消防安全技能、增強消防安全意識。

13. 中國數字科技館——微信公眾號

簡介:“中國數字科技館微信”是中國科技館官方微信,用戶數超106萬,以傳播原創科普內容與服務展館導引內容相結合,聚焦社會、參觀群眾關注的熱搜話題和場館信息,第一時間滿足大眾獲取科學知識的需求。2019年1—11月,累計採編370條微信稿件,發布稿件均為原創內容。

14. 邢立達——新浪微博

簡介:新浪微博@邢立達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邢立達的個人新浪微博賬號,於2011年開通,粉絲量達364萬,累計閱讀量超19.2億人次。

15. 畢導——微信公眾號

簡介:“畢導”微信公眾號作者畢嘯天,是清華大學化工系在讀博士生,擅長以科學有趣的思維方式解讀生活,吸引了數百萬粉絲,文章點擊總量約5000萬。賬號發布的熱點事件科普文章閱讀量均超過百萬,如《我潛入了價值1w4的量子波動速讀班,現在決定向大家傾囊相授!》《南陽水氫發動機笑死我了!不愧是一個差點包攬諾貝爾獎的發明!》《看完黑洞照片發布會,我簡直要笑死了》等。

16. 把科學帶回家——微信公眾號

簡介:“把科學帶回家”是面向6至14歲青少年開設的科普教育微信公眾號,創辦於2015年,用戶數31.3萬。平台主要推送國內外優質科普內容,以圖文、音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為孩子解讀前沿科學。賬號至今發表文章1471篇,其中原創文章1077篇,單篇平均閱讀量1.4萬以上。

17. 科學開開門——喜馬拉雅FM賬號

簡介:“科學開開門”是中國數字科技館首檔原創兒童百科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FM開設的官方賬號,創立於2016年3月。內容主要面向3至10歲兒童,通過原創IP形象小狗開開、心心和爸爸媽媽對話的形式進行科學知識的講解和傳播。截至2019年11月,“科學開開門”播放量達2705萬,粉絲數11.37萬,在喜馬拉雅“兒童-科普百科”綜合排名中穩居前十,內容實現全國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18. 急診夜鷹——新浪微博

簡介:王西富醫生於2012年創建新浪微博@急診夜鷹。他作為長期工作在急診一線的醫生,基於豐富的急救經驗創作了大量簡明、實用、符合循証指南的急救科普文章、急救視頻,成為國內急救公眾科普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平台之一。截至2019年11月底,微博粉絲95.4萬人,微博年閱讀數超過一億人次,全網粉絲超過140萬。

19. 量子學派——微信公眾號

簡介:量子學派公眾號成立於2016年12月,內容圍繞自然科學和數理哲領域,通過電子書、音視頻等方式讓讀者了解科學、自然、邏輯、法學、金融、數學、哲學等九大領域內容。目前賬號粉絲105萬,發布文章335篇,其中原創268篇佔總文章數80%,閱讀數超10萬以上原創文章佔40%,文章總瀏覽數5818萬次,總轉發數269萬次,文章總點贊數15萬,平均每篇文章點贊數448個。公眾號熱門內容《人人都懂區塊鏈》《量子物理趣話》《人類最美的54個公式》獲得北京大學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採納,《量子物理趣話》曾獲得京東圖書科普書籍排行第一。

20. 游識猷——新浪微博

簡介:“游識猷”是果殼網主筆顏園園的個人微博,粉絲數365萬,主要創作發布發展心理學、健康醫學、生物學前沿等內容,月微博閱讀數均在千萬以上。其作品既有科學理性,亦不乏人文關懷,作者個人寫作風格明顯,作品辨識度較高,內容淺顯易懂。

(責編:董菁、丁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