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享健康

出現顱腦外傷,如何開展自救和互救?

王世瑤

2019年09月12日09:0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顱腦外傷主要由交通事故、工傷以及社會治安問題等引起。一旦發生意外,趕在專業救援人員到來前,我們應該如何展開自救及互救以爭奪黃金救援時間呢?

       首先,在意外發生后,傷者和周圍人群應該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尋求專業救護。同時,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的黃金時間裡,可開展適當的自救和互救。

       如果出現顱腦外傷,應觀察頭部出血點,然后找一些質地柔軟的布對出血點進行持續性壓迫以止血。其次,要保証傷員呼吸道通暢。顱腦外傷容易引發嘔吐現象,可以讓傷者保持側臥位,以避免誤吸嘔吐物窒息。

       此外,在急救人員到來前,還要觀察傷者有無呼吸和脈搏。如果沒有,則要採取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方法對傷員進行搶救。保証傷者呼吸通暢至關重要,因為腦是人體代謝最旺盛的組織,成年人的腦部耗氧量佔全身耗氧量的20%﹔對兒童而言,這一比例可高達50%。如果呼吸不暢,缺氧會給腦組織帶來嚴重的損傷。已有實驗証實,如果腦組織完全停止供血供氧,3~8分鐘內人體就會完全喪失功能,而且不可逆。

       非專業人員在憑借自身常識救治傷員時,要保証病人能安全撤離事故現場,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拖拽病人的過程中會造成繼發性損傷。因此,最好等到專業人員趕到現場后再搬運和轉移傷員。

       本文由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楊帆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田榮(實習生)、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