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血管炎,多發於學齡期兒童,主要由於病原體感染、過敏等致使體內形成的循環免疫復合物沉積於真皮層毛細血管引起。臨床可表現為紫癜、腹痛、關節痛和腎損害,但血小板不減少。出現腎臟損害的過敏性紫癜又被稱為紫癜性腎炎,其最常見的表現是血尿,當然也可以出現蛋白尿,極少數會出現急性腎功能惡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多種腎病發作加重的誘因
以紫癜性腎炎為例,很多腎臟疾病,特別是IgA腎病,在起病前會有感染,尤其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非特異性或鏈球菌感染)。感染會誘使體內形成IgA或IgG類循環免疫復合物增多,這些循環免疫復合物隨血液流經腎臟、沉積於腎小球內,並與補體結合引起多種腎臟疾病。當然,藥物(抗生素、碘胺、異煙肼、水楊酸鹽、巴比妥及碘化物)或食物(乳類、魚、蝦、蟹及蛤等)過敏也會誘使類似病變,因此藥物或食物過敏也是腎病好發的另一大誘因。
對於前面提到的患兒而言,這次腎病復發的誘因就在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於中藥治療一年多以后一直病情很穩定,好幾次家人、同學感冒患兒都平安度過,因此這次感冒有些大意、沒有及時治療,再加上近半年來患兒服用中藥已減為半量(一副藥吃兩天),綜合下來就導致病情短期內出現反復。不過經過及時調整處方,該患兒的尿血很快就消失了。
對於腎病患者而言,小小感冒大意不得
感冒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會誘使紫癜性腎炎、IgA腎病等多重呢腎病復發或加重。因此,腎病患者一定要重視預防和積極治療感冒,千萬不要拖或者硬撐。對於腎功能減退(血清肌酐升高)的患者,更應該積極治療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小小的感冒很可能會誘使此類患者的血清肌酐短期內翻倍或更高、甚至直接需要透析治療。
中醫中藥是腎病患者預防或者治療感冒的好幫手
由於常見的西藥感冒藥大都含有解熱鎮痛劑,具有一定的腎毒性,因此,採用對症的中醫中藥來積極預防或者早期治療感冒對腎病患者而言是不錯的選擇。常見的中草藥包括金銀花、桑葉、防風、黃芩、蘆根、連翹、板藍根、柴胡等,大多屬於藥食同源類,老少皆宜、副作用非常少﹔常見的中成藥包括蓮花清瘟顆粒、柴胡沖劑等。如果出現了細菌感染,表現為咳嗽痰多,中藥可以加用金蕎麥、紫苑、浙貝等清熱止咳化痰之品,西藥可聯合腎毒性相對較小的三代頭孢菌素等。
作者:上海市中醫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龔學忠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