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識與無意識的思考 你關心過自己的“意識”麼?

李雲潔

2019年07月19日16:22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故事陳述:瑾瑜在無人的會議室整理文件,一個小姑娘(后文稱M)徑直走進來,坐在瑾瑜身邊,機械式地給文件蓋公章。瑾瑜在旁邊能感受到有一種憂郁的氣場,她默默地接過了M手中的一大摞文件,一邊幫她蓋章一邊輕聲對她說,“我幫你蓋,好麼?我什麼都不問,就這麼靜靜地陪你待著。”幾句簡短的對話后,M的淚水從隱藏,到不受控制地往下掉,依然試圖竭力地隱忍著……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失去,可能是親人離世、失戀、走失寵物,又或者是其他的故事。有的事情可以解決,有的失去或許永遠都找不到答案。為什麼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呢?當我們遇到負性情緒的時候,意識和軀體是如何做出反應的?為了向社會普適的道德標准靠攏,為了向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發展,我們又是如何有意識地不斷強迫自己的呢?強迫、壓抑自己,真的好麼?

瑾瑜和小姑娘M的對話仍在繼續,M的精神狀態在3個月的時間內經歷了好幾個階段,值得我們來分析和探究。

第一個階段,投入到高強度的工作和健身中,主動承擔工作、一周去健身房6-7天,把自己累到沒有時間去思考甚至喘息。當筋疲力盡地躺在床上時,至少還可以保証每天4個小時的睡眠,雖然能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很少,但這樣已經很好了,否則根本睡不著。

第二個階段,頻繁做夢,會夢到想念的人和事。早上醒來恍惚空無,經常性頭疼,精神不振,頭昏目眩。此階段身體已經發出了嚴重警告,依然可以被M刻意地控制並忽略掉。

第三個階段,夢境的內容出現了篡改,思念的人和事在夢境中交織融合在了M現實的生活畫面裡面,並配合身體的反應。此階段,M對自己的思想控制不了了,強壓式的抗爭失去了作用,這讓M感到恐懼,隨時處於情緒崩潰的邊緣。

瑾瑜認為,這是強迫行為下,將思想或思念不斷壓向意識深層的現象。越是自律、堅強、表面平靜不肯外露柔弱的人,越傾向於通過高壓、逼迫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正常,進而產生抑郁的情緒,我們俗稱“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扛”過情緒,有過“抑郁”而不自知,輕微的抑郁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改善,持續時間較短﹔中重度的抑郁,就是病症了,時間可能長達數年甚至更久,我們都知道很多人要通過藥物來調節。

今天我們隻來聊聊意識,通過意識分解,更了解自己。

弗洛伊德在早期的精神層次理論中就闡述過,人的意識大致分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又稱下意識)、潛意識。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欲望、沖動、思維、幻想、判斷、決定、情感等等,都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裡面發生和進行,就好像地殼的深淺層次一樣,故稱之為精神層次。

意識(conscious)即自覺,凡是自己能察覺的心理活動是意識,它屬於人的心理結構的表層,它感知著外界現實環境和刺激,用語言來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內容。

這一部分既然能察覺,也就可以控制。這裡所說的控制,包括沖動行為。沖動罵人甚至大打出手,其實都屬於這一層面,即自己能意識到,並且本可以通過理性意識來控制行為。對應到M的第一個階段,即通過高強度的體力透支,來轉移注意力,穩定自己的外向行為。

前意識(preconscious)又稱下意識,它既聯系著意識,又聯系著潛意識,使潛意識向意識轉化成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體現在阻止潛意識進入意識,它起著“檢查”的作用,絕大部分充滿本能沖動的潛意識被它控制,不可能變成前意識,更不可能進入意識。

這一部分在意識層面中是連接層,連接著意識和潛意識,起調節作用。對應到M的第二個階段,通過夢境向深層次的潛意識過渡,開始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反應在身體上,瀕臨體力的極限值。

潛意識(unconscious)又稱無意識,則是在意識和前意識之下受到壓抑的沒有被意識到的心理活動,代表著人類更深層、更隱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潛意識”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內驅力,它包括人的原始沖動和各種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關的各種欲望。由於潛意識具有原始性、動物性和野蠻性,不見容於社會理性,所以被壓抑在意識閾下,但並未被消滅。它無時不在暗中活動,要求直接或間接的滿足。正是這些東西從深層支配著人的整個心理和行為,成為人的一切動機和意圖的源泉。

這一部分處在意識的最底層,出於原始本能,可能會與理性、道德相違背,看不到摸不著,原生自發,當它出現后我們可以用理性控制,卻無法控制它的出現。對應到M的第三個階段,夢境的篡改和身體反應的不受控,皆屬於正常現象。事實上,身體極度疲累,造成主觀意識變弱,這種不受控制的狀況可能會更加顯著。我們需要知道,不受控是正常的,不可恥,也用不著恐懼。

當我們了解到上面這些概念后,是不是也可以嘗試著去解讀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呢?

心靈雞湯中常說的一句話是,“世界上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除了你不敢面對的那一件”,之於意識,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不要強迫自己去否認存在,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失去既成事實,理由已經不重要了,痛苦是正常的,躲避沒有任何意義,要逐漸學會與自己的痛和思念意識共存。

美國心理學家ElizabethKübler-Ross在她1969年出版的《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了“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

1、Denial否認

2、Anger 憤怒

3、Bargaining 討價還價

4、Depression 消沉

5、Acceptance 接受

這五個階段適用於任何關乎失去的哀傷,死亡、失戀(僅次於死亡)、失去朋友、失去健康……每個人隻有完整經歷了這個輪回,才能算是真正走出了哀傷,我更願意理解為是接受了哀傷。處在每個階段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因經歷而異,中間出現某幾個階段的回溯,也很正常。

了解了這些規律,知道了千千萬萬的人都和我們一樣,在經歷著相似的心路歷程,會堅定我們的信念和信心走出哀傷。即使當時天崩地裂,對自己充滿懷疑,隻要知道這個規律是真的就可以了。一個月、三個月、半年……陽光依舊普照,我們不曾停止生活。

這就是我們的意識,之於物質之上,玄妙而美好。當我們本著研究的態度去審慎自己,會發現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接納失去的人或事曾經帶給我們的幸福,接納失去,接納意識的存在,讓強迫的意識逐漸從意識的最底層回升到表層,恢復自我控制。在幫助和陪伴他人的過程中,也會收獲到治愈自己的很好的體驗。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接納自己,實現自我的成長。

本文由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吳曉琴、張希)